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给私人财富合适的转移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45 新京报

  作者:十年砍柴

  一个人的财富多得自己和家族一般的生活消费根本花不完的时候,那么除了扩大再生产外,剩余那些令人咋舌的金钱用来干什么?这是个与大多数普通人无关却让一些亿万富翁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广州东江海鲜饮食集团董事长黎永星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他和他的家族,斥巨资收藏40多辆名车和20架战斗机,据说他要办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并耗资1亿元在广州建一个文化广场。(《第一财经日报》)

  平心而论,黎氏家族没拿钱去豪赌,也没有去修豪华坟墓,无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文化广场,都能让公众受益。

  古今中外的富翁基本上有相似的花钱目标,即让自己的财富进行转移,自己在转移中得到精神的愉悦。比如像晋代的石崇那样,与人斗富不惜把自己名贵的珊瑚给敲碎,或者用来大量购买

奢侈品或养姨太太,这种方式很低俗,个人未必真正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再往上走就是修一些能留给后人观赏的名园、
豪宅
或博物馆,如山西钱庄老板修建的乔家大院,
扬州
盐商修的园林以及美国十九世纪众多富翁建造的家族博物馆。再进一步则是捐款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如当年荣氏家族在无锡修路办学,洛克菲勒家族斥巨资资助教育、文化事业。钱无论怎样花,必定有明确的目的:得到社会承认和公众尊重。

  一个人能赚很多的钱固然是成功的一项指标,但并不必然获得公众的尊重,尤其那些低俗的斗富方式不但赢不来尊重,还会让公众对其心生厌恶。有钱人不管他出身怎样,脱掉暴发户的帽子,得到社会普遍尊重是天然的追求。因此从古至今花钱做善事是富翁“去草莽化”最常见的方式。

  但捐钱用于慈善事业,对每个捐款者来说并不是仅仅掏腰包那样简单,他们会希望这种善举体现自己的意志。给捐款人立碑,或者将捐建的建筑物以他名字命名,甚至让媒体广为宣扬,这只是低层次的满足。捐出去的财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这能给行善者带来更大的满足,比如国外一些私人基金资助教育和文化事业,就有倾向性很强的要求。如果仅仅只要求富人掏钱,而那些钱怎样花、会产生何种效应则不容人家过问,就会挫伤捐款者的积极性。我国目前慈善事业募集资金渠道不广,有机制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捐钱人对捐款使用的不可控。比如,一个人很难办一所学校,他对具体的办学事宜基本上不能施加影响,因为教育主要还要由相关部门去主管。

  那么这样可能就不如办一个汽车或战斗机博物馆能体现自己的意志,满足个人兴趣。

  通过慈善事业获得尊重只是富人的一种方式,而获得承认和尊重的最高目标也许是能在公共事务中体现自己的诉求。富人有公共事务的诉求是正常的,也不必过于多虑。如果富人在一种公平、透明、法制健全的制度中获取地位,不用太担心他以钱谋私。

  相反,财富和公共权力不透明、非正常方式的结盟倒值得担心。富人通过有保证的渠道参与公共事务,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会有积极意义,其他阶层人士也会因此得到实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