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制假者贡献了多少利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8:32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方虹 中国旅游团去法国旅游,入境检查时,一名男游客被拦了下来。这名游客携带的阿迪达斯背包是假冒产品,海关当场予以没收。鉴于欧洲尤其是法国海关对中国游客的个人检查十分严格,国内旅行社纷纷提醒游客不要穿戴假冒名牌产品出国旅游,以免遭到重罚。(《京华时报》4月18日)
那位中国男游客携带的假冒阿迪达斯背包,是怎样得来的呢?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假冒产品,二是在知情的情况下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假冒产品。前者说明假冒产品在国内依然存在,后者是假冒产品泛滥的重要原因。 确实,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买过假货,人们有无数的理由痛恨“假冒伪劣”产品。据调查,目前市场上起码有5%的商品是假货,现存假冒商品估值在1600亿至2000亿元之间。 我们一直在打假,但假冒伪劣产品并没有销声匿迹。在服装市场以及各种奢侈品市场,明知假品牌而趋之若鹜的人不在少数,有时甚至“明知其假而疯狂抢购”。有人或许会说,真品买不起呀,又需要品牌满足虚荣,只好买假。但是,如果人人都以这样的心态来购买假货,假货必然成为我们身边的常客。当然,这还不包括无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假货而自认倒霉的人们。他们或不敢,或不愿,或不屑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而对自己倒霉遭遇的默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假货的默许和纵容。 “我为制假者贡献了多少利润?”——这是一个需要道德勇气的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扪心自问。 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向假货低头,如果消费者中不再存在的“挺假”力量,就意味着假货丧失了生存的空间,其被消灭也就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