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福生:“送考”当学洋家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0:13 红网

  考生在考场内奋笔疾书,父母在考场外的炎炎烈日下陪“烤”,或者是在雨中撑着一顶顶五颜六色的雨伞等待,这已成为年年高考必有的一道风景。很多考生表示送考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那作为父母,这份爱心又该如何表达?(6月6日《潇湘晨报》)

  事实上,关于“送考”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了。尽管学校、社会不断呼吁“不送考”,大多数孩子也不喜欢,可“送考”的家长却愈来愈多。有的甚至是“一人参考,全家出
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了十多年,成败就看这一考了,怎么能像平时一样不管不问呢?

  于是,相同的一幕每年准时“上演”:孩子们半喜半忧、颤颤惊惊地步入考场;家长们提心吊胆、望眼欲穿地守侯在考场大门之外;老师们焦急而关切地叮呤嘱咐;交警们严阵以待,忙于疏理街道上家长们送考的“车水马龙”,以维护着正常的交通秩序……

  这种“盛况”让我想起了昨日(6月5日《武汉晨报》刊载的一条新闻:436名洋学生日前在

复旦大学参加了今年复旦专门针对外国学生求学的“洋高考”,与去年第一次在上海举行“洋高考”相比,今年的送考大军明显减少,400余名考生的考场门口,只有约20名家长。送考家长之一的中井先生表示,这次如果不是出差来上海,他也不会前来送考。

  同样面对的是“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洋家长为什么能如此轻松自如、坦然相待呢?除了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送”这一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在教育理念上与国人有别。

  在洋家长看来,高中毕业的孩子已经成人,完全有能力一个人参加考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是洋家长们最为崇尚的育子真经。他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从来都是独自一人去参加考试的。习惯了独立生活的洋孩子,对家长和老师送考不但不领情,反而会感到很惊讶,抱怨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当小孩子看。

  而中国家长崇尚的是一种“绵羊式”养育法。从小到大,家长们不管孩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逼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也不让孩子干家务、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他们注重的是孩子分数,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养成和独立意识培养,致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以致连高考这样的小事情都要大人亲自护送才行。

  不过,大多数中国孩子也是希望能独立参加考试的,可我们的家长就是不放心。要知道,过分的“热情”和无微不至,往往会使考生感到压抑,增加紧张气氛,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高考研究专家、中科院著名心理学教授王极盛今年在长沙讲学时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个考生平时成绩很优秀,考试那天一家老少浩浩荡荡地送她到考场,结果这个孩子却名落孙山。这名考生说,“想起爸爸妈妈站在烈日下等着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可见,家长“送考”表面上是小事,但实际上是大事,既折射了家长们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差异,也窥出了孩子在心理素质以及独立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新一轮“国考”来临之际,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像洋家长那样淡然相待,少去“送考”,让孩子轻松迎考呢?退一步说,即使真的要“送”,也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

作者:高福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