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联联:为何审计部门得罪的99%是好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34 浙江在线 | |||||||||
6月21日《北京青年报》刊登李金华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的演讲。李金华说,中纪委、监察部得罪的都是坏人,被中纪委双规,被司法机关起诉的都是坏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 近年来,审计部门承受着各种压力,毅然向人大提交审计“清单”,对多个部委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违法违规情况一一曝光,揭开了巨大的资金黑洞。被审计的部门和
邓小平说过:“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难做坏事。”一些部门和地方的财经管理、支出方面出现问题,未必是那些部长、省长、市长的品行存在问题,而主要是相关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市场经济机制,但法律法规缺失和严重滞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有时是需要经过一个制度的灰色地带,也常常是这些灰色地带,给某些行政权力留下了巨大的自由空间。 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适用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也就是说,政府和政府官员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扮演着“经济人”角色,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政府自身利益不但包括公共利益,也包括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当权力可以有多种选择却不必受到制度限制和惩罚的时候,其选择的结果必然是对权力拥有者最为有利的那一种。这也正是一些政府部门做了“坏事”被审计曝光之后我行我素的根源所在。 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曾说:“人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整肃政府财经秩序,倚赖的不是好人而是更完善的财经制度,或者说,依靠的是好的制度塑造出遵纪守法的好人。否则,“审计风暴”年年刮起,公共财政漏洞年年依旧。 作者: 彭联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