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潘洪其:中国人失掉诚信道德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3: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和坚韧的故事。15年前,上海市民章铸和罗凤仙夫妇,因受炒股一夜暴富神话的蛊惑,被人诈骗了100多万元巨款,债台高筑,他们通过10年含辛茹苦奋斗创业,终于分228次还清了36位债主的105万元巨额债务。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友爱的故事。与章铸夫妇呕心沥血赚钱还债的积极态度相对应,36位债主从一开始就互相约定,绝不能把章家逼上绝路。(见7月10日北京青年报)

  在不少人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痛感道德失范、诚信式微的今天,章铸夫妇和36位债主相互信赖、相互扶助,充分展示了普通中国人身上的诚信光芒,令人感佩不已。

  在近年来关于重建诚信道德的讨论中,有两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重建诚信道德的关键,在公权机关以及政府官员、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要以身作则,为普通民众树立遵纪守法、讲信履约的榜样。现在看来,这种意见有失偏颇。我们当然要对公权机关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公众人物寄予诚信道德高期望(尽管我们因此常常失望),但却不能主观认定普通人在诚信道德方面是天生的“落后分子”。章铸夫妇克服千难万险兑现欠债还钱的誓言,证明了这一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只有构建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用制度约束人心,诚信道德建设才有希望。这种意见强调了制度建设对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却陷入了“制度万能”的误区,忽略了在许多像章铸夫妇和他们的债主那样的普通民众当中,存在着内在的、持久不衰的道德动力。

  鲁迅先生在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道:“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从章铸夫妇和他们的债主的感人故事中,在众多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坚定的自信力,也看到了诚信道德建设的伟大力量。

  潘洪其(北京 批评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