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美国人的公共台之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0:09 新京报 | |||||||||
公共台完全是靠自己的理念,来吸引一些出色的主持和制作。少了联邦资助,公共台的生存将更为艰难。 在空中以电波方式存在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实行的是“愿者上钩”的市场法则。听不听看不看,全由听众观众自己决定。相比之下,如果说我们中国的电台电视台像大的百货商店,那么美国的电台电视台就像小商品集市,好比五花八门的摊贩排档,规模小,品种
从管理上区分,美国的电台电视台分为商业台和非商业台两类。商业台是营利机构,就像任何商家一样,以节目吸引受众,用收听率收视率来获取广告收入。相反,非商业台是民间非营利机构,它们的收入来自基金会和受众的捐款。非商业台享受一般非营利机构的税务优惠,但不能参与商业广告市场的竞争。美国广袤农村和小镇的无数宗教台,就大多是这样的非商业台。非商业台不能做广告,于是在褒扬自己的捐款者,比如某基金会或某大商家时,必须非常小心,不能说成广告一样。法律对此有严格规定,比如说,你能提捐款商家的名字,它的口号,但不能提它的商品,更不能提商品的价格,否则就是广告,那是违法的。公共电台(NPR)和公共电视台(PBS)是规模最大,最有名气的非商业台。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在我们落脚的南方大学城,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开修车行的人,想在本地电台上给自己的修车行做个广告。可是本地的电台几十上百,找哪家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每次有人来修车,他就记下这车的收音机在什么频道上。很快,他发现,这个城市的大学师生,听得最多的是公共电台。 美国的商业台,是跟着市场走的,打牌子的大多是流行音乐和谈论节目,有些电台则提供专项服务,比如即时报道当地马路交通状况,而宗教台则要宣扬自己的宗教内容。这些小资本低成本运作的电台电视台,通常没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公共电台和公共电视台可谓鹤立鸡群,它们每天的新闻节目和久负盛名的专题节目,档次高,质量上乘,可以说填补了市场导向造成的重要空白。如果你每天开车上路想抓紧时间听一些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想听听专家对一些重大事件的议论,或者想听一些不太流行的传统音乐或实验性的现代音乐,你只能将收音机调到公共台。 美国全国性的公共电台电视台,起源于1952年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全国教育电视网。由此开始,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以教育为主旨的非商业台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松散的网络,共享资源和节目。美国国会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继立法,授权建立全国公共电台和公共电视网。1967年成立的管理机构公共广播公司(CPB),仍然是独立的私营机构。它的九位董事由美国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六年一任。公共电台和电视网的经费,和其他非商业台一样,主要来自本身的募款活动,包括大基金会的捐款和每年两次,每次一周发动广大听众观众捐款。由于公共台制作和播出的一些教育节目,比如脍炙人口的儿童节目“芝麻街”,造福公众,所以国会对公共台给予公款资助,大约占公共台经费的15%,每年四亿美元左右。美国政府本身依法不得干预公共台的节目。公共台在评论公共政策方面,像多数知识界学术界一样,对政府和官员取一种比较公允的批评姿态。 相比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公共台和公共电台从政府得到的资助,真是少得可怜。以人均计算,英国政府用于资助公共广播的,是83美元,德国是85美元,加拿大28美元,日本49美元,澳大利亚28美元,而美国仅仅1.49美元。 可是,最近两年,连这15%的联邦资助也成了问题。国会里主张“小政府”的共和党议员提出,广播电视业最好是交给社会去办,政府尽量不要参与。这种意见背后的逻辑是,节目好不好,应该让受众来评价,不应该让政府来代替受众出主意。如果节目确实是好,就一定会有市场,那么终归会有这样的商业台来填补空白。于是他们主张,逐年削减对公共台的联邦资助。 相比财大气粗的大商业台网,公共台其实很穷。公共台完全是靠自己的理念,来吸引一些出色的主持和制作。少了联邦资助,公共台的生存将更为艰难。按照美国的传统,广播电视确实是一个市场,讲的是市场导向市场竞争;但是,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又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规则。去年,在美国国会讨论立法削减对公共台资助的时候,民间组织发动民众向国会请愿,要求维持对公共台的资助。总共有超过一百万人发出了请愿书。今年,国会又在讨论削减对公共台的资助,于是,民间团体发动的新一轮请愿风潮,又开始了。 林达 作者系知名华人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