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分数第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0:51 China Foto Press | |||||||||
发明大奖竟敲不开大学门 在2006年度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中,济南高三学生潘立群获得“最佳国际项目奖”。据悉,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此项赛事最高奖。可是,他在今年高考中仅考了379分,被淘汰出局。 如果说公平,如此结果仅仅体现了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数层面的公平,在考分仍作为人才度量的唯一尺度的今天,面对获得国际发明大奖却被高考淘汰出局的另一种不公平,我
一问:大学以考分选人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似乎不言自明——当然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进一步诘问,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将来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但是,获得“最佳国际项目奖”的潘立群,已经先于同龄人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我们的大学却因分数而不能接纳他、培养他,不能让这样一个有发明天赋的人才到大学里如虎添翼,不是陷大学的培养目标于滑稽的悖论之中吗? 二问:僵化教条的人才选拔机制已将多少人才拒之门外?据潘立群从事发明的指导教师刘玉修介绍,如果是高一、高二时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一般都能保送读大学。而潘立群的发明是在2005年10月申请的专利,在山东省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是今年4月,随后参加了国际比赛,错过了保送时间。难道高一、高二获大奖是人才,高三获大奖就不是人才?联想到在少数高校谨慎进行的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由此暴露的问题是——负载着高考“镣铐”的大学,在僵化教条的人才选拔机制下,不知已将多少人才拒之门外! 三问:为什么大学可以接纳明星运动员,不能接纳潘立群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多少明星运动员都被众多名牌大学争相纳入,一个创新型人才、国际大奖却敲不开大学那扇冰冷的门。这不仅折射出大学追捧明星的虚荣,更折射出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麻木。 爱迪生8岁上学,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今天,名落孙山的潘立群无疑有成为高考的“低能儿”。如果社会默然于这样的人才被拒之大学门外,如果社会默然于分数对人才、大学乃至教育的格式化,那么,“大奖敲不开大学的门”就不只是一个创新少年的高考之痛,更是我们的大学之痛,教育之痛,社会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