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是什么催生了“星级培训中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8:20 南方网 | |||||||||
亦 菲 党政机关兴建的某些重量级的培训中心已向“星级”发展。其中一些已成为集餐饮、住宿、休闲、培训为一体的豪华宾馆培训中心,已经偏离了培训本意。有些培训中心即使没有挂星级,却有星级酒店标准客房,内设国际标准的游泳馆,进口的保龄球房。另外桑拿、美容、歌舞厅等各种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见国际在线2006年8月20日) “培训中心”本是学习培训的地方。主要设施应当是教室、图书阅览室和教职工、
“上档次”是某些“星级培训中心”一个公开的自我辩解理由。一些人们认为,有了“培训中心”,单位就有了“实力象征”,单位领导的面子也添了几分光彩。 而“暗送秋波”则是某些“星级培训中心”的潜规则。一些官员相互之间往来,不愿住名正言顺的豪华酒店,担心不易保密身份暴露,而选择“培训中心”既可以掩人耳目,还可以享受到一般酒店无法得到的“超级享受”。一些材料证明,某些“星级培训中心”已衍变为腐败的温床。比如,张二江、胡长清等腐败官员,就是长期住在党政机关的“培训中心”,过着腐败堕落的生活。当年陈希同、王宝森搞腐败的地方,也同样挂着“培训中心”的牌子。而国家审计署2004年披露,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开一个为期3天内部人事会议,花费高达304万元,人均耗费2.4万元,其处理手段则是通过下属的“培训中心”。据说,还有的“培训中心”成为转移奖金利润的渠道。 某些“培训中心”冒出的腐气并非鲜见寡闻,为何会愈演愈烈?记得2003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的通知》重申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建办公楼和培训中心,一些地方也为此曾掀起过清理风暴。事实证明,“星级培训中心”能产生,钻的是体制漏洞。据北京市纪监部门透露,北京市这类具有住宿、餐饮、娱乐功能,独立设置又在编办登记的培训中心达54个,其中1986年至2000年建成的有47个,占87%;这54个经费来源渠道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达11个,占五分之一。人们看到,“培训中心”有了编办确认了“身份”,有了财政拨款的“户口”,那么,一般经营性酒店宾馆就无法与之相比。更具危害性的是,有了这种“身份”,又可以名正言顺转移一些拨款单位的小钱柜及预算外资金,用另一种“名堂”来进行胡乱消费。可见,治理这类“星级培训中心”,抓住体制漏洞才是抓到根本。 本来,行政机关机构改革,是需与事业企业脱钩的,为何大量事业编制的“培训中心”仍然存在?这又说明,某些地方机构改革是不彻底的,而不彻底又孕育着某些权力单位滋生腐败的土壤。因此,只有痛下决心,将政事、政企彻底剥离,才能从体制上避免此类荒唐“星级培训中心”的出现。 某些“星级培训中心”也是一个挂着培训“羊头”贩卖“高级享受”“狗肉”的场所。这个场所之所以与培训宗旨离经叛道,恐怕除了相关官员别有用心的“指导”外,监督不到位也是重要一因。人们都可发现,这些所谓“星级培训中心”都是监督死角,除无主管部门的监督外,也没有任何媒体监督的足迹。许多事实证明,一旦失去监督,“培训中心”也会像其他单位一样演变为“腐败中心”。因此,把这类“培训中心”摆上监督范畴也是应有之义。 当着“星级培训中心”鳞次栉比般涌出之际,人们似应从中多问个“为什么”,更要发出对症下药医治的“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