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漫画:人力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6:42 China Foto Press
漫画:人力中国

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反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我在机场爱逛书店。最近二年,旅行所到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发现所有的机场书店财经畅销书第一名都是同一本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至今如此。尽管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麦克法兰教授到清华来,向老师和学生们热烈推荐此书,媒体也炒过一阵儿,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中译本尚未能在国内出版。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国人民”对于“全球化”这个概念的积极响应。我在培训
课堂中多次进行民意测验,发现在企业中高层人员头脑中,全球化更多的解读体现为浪潮、趋势、不可逆转、目标、战略、机遇与挑战、历史的进步,等等。这让我想起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经济学家瑟罗的那句名言“勇敢的人把全球化视为机会,胆怯的人才会把全球化看作威胁”(引自其2003年著作台湾译本《勇者无惧》)。看起来,我国不缺勇者。2002年至今,中国企业国际化,随着入世履行承诺,随着国际竞争加剧,随着贸易摩擦频发,随着内部资源紧张,很多中国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国际化。这其中,大小企业齐头并进,尽管公众更关注其中的大收购、大手笔,但企业成败从来不是舆论能说了算。

  中国公司开始走向世界,按照咨询公司的研究,目的或者结果可以分为四类:学技术、补

能源、扩市场、长志气。其实,这四类也并不能分得那么清楚。其实,广义的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一般而言,当企业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国际化进程就开始了。这种联系既可以是生产要素方面的,如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也可以是商品和服务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交换;还应该包括各种海外生产经营活动。从广义上说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外向国际化(outward)和内向国际化(inward)两个方面。最近人们格外关心的是,是其中狭义的概念——外向国际化,俗称“走出去”战略。

  国人认知受到传媒影响强烈,而主流媒体对于全球化的积极解读和热烈追捧,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我们头脑中的全球化那么“可爱”或者说那么“自然”。

  走出去的结果如何?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年前这个时候的西班牙小城埃尔切,看看那里的中国鞋商的血与火、哭与痛;搭上末班车的是刚刚结束的一场大罢工,发生在秘鲁,损失的是首钢,却被我们走访其它国内钢铁巨头时屡屡提起。

  有勇不够,还要有谋。中国企业走出去,原来仰仗的是四大优势:三低一快。必须看到,低的在变高:人力成本——为什么越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成本——

人民币升值还会有多大想象空间?研发成本——模仿照抄终不能远之后是否真要练练自主创新?快的在变慢:僵化的制度约束在很多趋势学者将我们与印度进行比较时成了造人诟病最多的弱点。

  而且,我们企业走出去的劣势很明显,克服起来有一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危机:我们的企业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IEP)。联想的刘军2年前不能说是,但现在绝对算IEP中的高手。他原本就超强的两大本事:会领导、善学习,俩L(Leadership, Learning)在我看来在他的国际化成长中至关重要。换了另一个悟性差点的人可能折掉。

  但是,刘军不是普遍适用的案例。如果你拿他说事儿,说他没有外企经验也照样如何如何,没有国际背景也不怕怎样怎样的时候,请记住他比较特殊,不好推广。国际化的人才必将构成企业国际化成败的分水岭。印度的国际化人才之所以比我们多,一方面来自于大量人才近年来从欧美汹涌回流,另一方面也是有其历史形成的语言文化上西方化的基础。在中国的众多外企的一个功德,就是它们在管理人才方面的溢出效应。但是外企里头的训练也有不足:国际化扩张需要帅才而不只是将才。刘军这样的帅才,盛产打工追随者的外企中不多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国际化,无论成败,未来潜在的副产品(或者说主产品又何妨)就是国际经验的人才。鞋被烧过之后的温州乡亲,每个人都成了“有饭跟当地人一起吃,有钱跟当地人一起赚”的信徒,这也算国际经验,而且认识不浅。这一点,谷歌(很多人反对GOOGLE的中文名字被叫做谷歌,也许这算是它国际化中的一个疑点?)至今没有弄得明白。

  争夺市场,还要靠非市场策略,而非市场策略,最强调任何国际化战略都是一个本地化(当地化)的过程。勤劳为什么在埃尔切成了挑衅性行为?首钢秘铁为何越是退让越是为罢工所困(对付工会、对付罢工的本领在国内确实也没条件训练)?坊间流传甚广的李东生周末晚上到法国召集中层开会的故事也是一例。半夜开会,法国员工何处可寻?接下来,李东生和TCL更大的麻烦是无法裁员,欧洲“比咱们还社会主义”的员工保护制度,让他的收购成了鸡肋,无法体面退出。为什么我们的民营企业在20多年的艰难发展中学习获得的许多非市场策略专技,在走出国门之后就完全忘记而在所有领域都尝试只用市场策略?为什么在对东欧地区乃至俄罗斯的企业竞争合作中,我们忘记了曾经在畸形公有制下夹缝中生存发展的那些秘技可能派上很大用场?

  部分的原因我认为是Mental Block,心理锁定。我们的假设中,国外(不管发达与否)都是市场经济、都是完美的市场、都是效率优先、都是公平竞争、都是毫无疑问的供需定价赢家通吃的发展环境。其实?我们都应该清楚。

  当我坐在慕尼黑的出租汽车上,因为被问出是中国人而被一位曾是白领而自认为是被中国人夺走饭碗的巴伐利亚司机上了一个小时“反全球化”课时,我开始明白,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作者)的“乐观的全球化”在中国一定市场很大,而批判全球化是“竞次”,是将“毁灭人类文明多样化的美”,是全世界付出的“中国代价”(CHINA PRICE)的看法在中国可能市场寥寥。

  而我们真的需要“清醒的全球化”。这点,对于不管是要“走出去”还是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国人,都很重要。对于已将富士康深圳血汗工厂的惊诧忘得干干净净的我们,尤其重要。

  (图/邝飚 文/杨文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