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杭民:十一出游意愿下降并非坏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8:31 温州新闻网 | |||||||||
据9月12日的《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000人当中,今年“十一”期间“肯定出游”和“无特殊原因即出游”的人数占59.5%,9.3%的被调查者表示肯定不出行,其余则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出行;而在去年“十一”的出游调查中,表示“肯定出游”和“无特殊原因即出游”的比例则为75.1%,只有5.8%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出游。相比去年“十一”,今年十一出游意愿下降15个百分点。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这样的消息对已在“摩拳擦掌”、积极“备战”,今年仍想赚得钵满盆满的商家来说,或许并不乐观。但我们不得不说,鉴于历年来“黄金周”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隐患,人们十一出游意愿下降并非坏事,相反,这恰恰是百姓消费、度假观念逐渐成熟、理性的“风向标”。 记得去年十一“黄金周”结束后,媒体在圈点回顾时这样分析:细细数来,“黄金周”所造成的生态、文化、金钱、体力劫难似乎也不在少数。此外,“黄金周”集中消费、集体休假所导致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等遗憾也开始显山露水。 事实的确如此。随着黄金周车流人流猛增,更多人开始看中“黄金周”这个商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过度开发自然生态,“掠夺”式经营,于是不少富有盛名的生态旅游演变成“生态劫”。许多生态景区重开发、轻管理、欠保护,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在高负荷的人流压力下遭遇“灭顶之灾”。巨大的人流和景区有限的接待、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使“黄金周”旅游成为“花钱买罪受”的“鸡肋”,游客付出比平时更多的票票,获取的却是质量打折的服务,有的还惹来一肚皮的懊恼,身心疲惫不堪。 纵观几年的“黄金周”,虽然拉动了消费增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人为制造集中消费的度假模式,使交通运输、旅游设施、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短短几天超负荷运转带来的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边际效益递减。有专家指出,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服务业供求矛盾相当突出,而旅游的发展与基础设施产业、商品生产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其它产业的配套发展,旅游业只能是“一枝独秀”。于是,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信息渠道不畅、安全隐患多、生态破坏加剧、人口文化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接踵而至。因此,人们甚至对“黄金周”的去留进行过激烈的争鸣。 在我看来,十一长假,对商家来说,自然是创造利润的“黄金周”,但对普通百姓来说,仅是个长假而已,他们还远远未到所谓的“休闲时代”,个性化、理性的度假方式,恰恰是应该在“黄金周”里大力提倡的,十一长假,何必要一哄而上“演变”成“旅游周”呢?出游的人相对少了,对提高外出人们的度假质量,肯定是利大于弊,也大大缓解了景区人满为患与接待能力不足的现实矛盾。让想出游的玩得轻轻松松,让不想出游的悠闲自得,那才是和谐之道呢。作者:吴杭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