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场:读研是解决就业的万能药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12:00 光明网 | |||||||||
郭立场 在社会普遍对两年制的研究生教育表示质疑的背景下,有研究生提出“读研不值”的潜台词是:“那么多人争着挤考研的独木桥有必要吗”?日前,记者采访发现,与对研究生生活充满希望的考研大军相比,一些在读的两年制研究生却想着尽早走出校园,尽快工作;甚至有几个已经毕业工作的三年制和两年制的研究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读研有些不值”。(《广州日报》9月7日)
据了解,2006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34.4万人,而报考数高达127.5万人,录取率为27%。2007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预计为40万至42万人,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估计将达到146万至152万人左右。显而易见,研究生已经不再是稀缺性的社会资源,读研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 “围城”内,两年制“小硕”啥也学不到;“围城”外,为改变命运而搏命考研;回看“围城”,收获与期望值相去甚远。在一片质疑声中,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选择考研?在读的研究生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增值”,而“不后悔”?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们的看法却并不乐观。虽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而非大众化的义务教育,也就注定如此快速的增长不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考研也并不是规避就业风险的绝佳选择。 研究生就业“风光不再”,“学历越高越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过时了。据报道,伴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及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因用人单位的务实、高校扩招的无序和研究生择业观的偏颇,就业压力向研究生悄然逼近。“硕士研究生就业和本科生一样,都开始走向大众化,这是个趋势。”此种情形下,“除了考研,还是考研”的莘莘学子,似乎只有一条道走到底,继续读博,做精英一族。然而,现实生活中,博士生也遭遇了就业尴尬。 近日新华社一篇《人才市场探密:博士文凭不如有工作经验?》的文章,犹如晴天霹雳,一经刊出便成了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历不过是受过某种教育或培训的凭证,如果持有人不能学以致用并创造价值,文凭不过是一纸具文。说的通俗一点,谋求文凭,就是汲取知识、吸收经验、塑造自我的过程,最终还是要为工作服务的。一个人能否成功,学历并非是首要的因素,文凭本身也不必然等同于人才。“读研有些不值”,也给那些盲目追求高学历者敲响了警钟,学历盲从千万要不得。 考研究生,拿硕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对年轻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那些笃定读研的人来讲,要让这种考验变为“硕果”,势必要“认认真真做学问”。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的理论水平较高,本科生的可塑性更强,二者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正所谓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本科生和研究生各有优势。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办事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考研还是就业,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非但需要相关部门转变办学思想和教育思路,将考研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更需要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读研值不值关键看自己。更何况,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许多岗位根本不是非研究生不可,研究生“下岗”亦在所难免。因此,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要盲从考研,走自己的路,才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