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烈山:我确实相信官吏是心理弱势群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0:00 国际在线 | |||||||||
作者:鄢烈山 我这里说的官吏大致相当于“公务员”,以前叫“国家机关干部”(不包括国企和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由于没有采用以“政务员”和“公务员”来区别官与吏的建议,现在国务院总理与刚聘用的乡政府干部一样,都是“公务员”。此外,国家机关在编的司机、门房传达员,也属吃财政饭的“公务员系列”,这些人在旧官府里叫“衙役”,属“
今年7月17日《杭州日报》公布“一个课题调查发现,比一般群体而言,公务员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最强烈”。9月21日《法制晚报》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城管队员普遍存在中度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刘立新称城管队员是“心理弱势群体”。两则新闻引得舆论大哗,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感受反差太明显。你看,有些县乡官吏在公路收费站冲卡强势得像绿林强盗;有些城管撵小贩比老鹰扑小鸡还威风! 然而,不是冷嘲热讽,我真的相信广大的公务员,不论是官是吏是“打手”一样的城管队员,他们在心理上属于弱势群体。因为我相信他们绝大多数良知未泯,做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情时,有一种“人在江湖(嘻嘻,我知道用反了),身不由己”的无奈感。 首先,并不是有权势就是心理强势。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就是写麦克白当上国王之后的心理恐慌,洗不去心房里弑君篡位的血迹。中国也有类似故事,比如唐太宗弑兄夺嫡后,总做恶梦,所以有尉迟恭、秦琼两位门神流传至今。至于德有所本、才有所恃的平民在心理气势上压到八面威风之帝王的,也不是没有,比如孟子对齐宣王、鲁平公、梁惠王,都是不假辞色的。 印象特深的近例是,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长刘忠德同志,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一方面说他坚信共产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从未犯决策错误,另一方面却说自己的命运可能很惨,可能成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他在心理上是强势还是弱势一言难尽。 其次,这些年吏治腐败、司法腐败远未正本清源,连遏制买官卖官的丑闻(实是丑事太多,一个大贪官被牵出就带出一串)也任重道远。身在官场的人,比平头百姓更清楚内情,看得更“透”,多数笑话类的短信段子是公务员们自编自传的;酒席饭桌上他们批评时政最尖刻,至少是含笑默认别人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比普通人优越,心理上他们真的有些自惭。当然,还有涉及具体人事关系的焦虑,因为自己的前途吉凶很多时候不取决于自己的工作如何、群众评价如何。公务员的这份心理焦灼和不安全感是我们局外人很难体会的。 随手拾掇一例:受铅污染之害的甘肃省徽县水阳乡村民不信当地专家,不信本省记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东说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让我们的工作非常难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瞭望东方周刊》第37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样的群众面前,公务员心理上能强势吗?所谓强势无非靠色厉内荏的强力支持。 再有,以城管队员为例,那些在“一线”执勤的队员,社会地位并不高,有不少还是朝不保夕的临时工,让他们对付那些流动摊贩,还真有些于心不忍,但为了吃饭不敢不听命“执法”。他们清楚,不少“走鬼”是出于生活所迫,靠这种小本经营养家糊口。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他们之中不知何人不知何时活得不耐烦了,一急就会跟你找死玩命。若说同情心与危险感造成城管队员的“心理弱势”,这不算夸张。 如前所言,从良知未泯的角度看,官吏的这种“心理弱势”是好事,是中国走向文明进步的希望。如何扶正祛邪,让他们的良心良知良能变成强势是个紧迫的大问题。这不是这篇千字小文能说清的,就此打住。(来源:南方报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