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扩:全民医保,白衣天使就不黑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14:06 正义网 | |||||||||
因为一个“英德美混合”的医改新方案的披露,转型期中国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医疗卫生改革,再次在国内引发巨大的舆论风潮。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顾昕对中国医改很有信心:“其实只需要很小的成本,政府就可以实现全民医保。”并认为,“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我们医疗保障体系不发达,造成好多人没有医保,如果有医保也就不存在什么白衣天使黑心不黑心的问题了。”(9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顾教授说的“全民医保”,只要小成本就可以高收成,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他说的这一套也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准确,甚至让人怀疑他书生味太浓,一叶障目。 应该说,是垄断下扭曲的市场,和医疗行业全面失范的双重夹击,才是医改失败的罪魁祸首,才是实现“全民医保”的最大障碍。 其一,且不说“市场化”是救活还是压死“医改”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所谓医改市场化,显然是名不副实的。中国目前的医疗系统,90%以上都是公立医院,卫生部对医院下放经营权和药品定价权,只不过是体制内权力下移,没有本质性的转变。而国有医院、医生的收入与经营却是挂钩的。于是在这样的经济利益激励下,很多医院和医生惟利是图就顺理成章了。 显然顾教授没有看到医改问题的实质,如果按顾教授的理论,保持现有的体系不变,笔者敢保证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全民医保”,只是镜花水月罢了。换言之,即使国家和民众花钱投医保,在现有的千疮百孔的医疗体制下,医药费用仍不断猛涨,而且这种情况是不分城乡的。试问,谁又能承担起这笔巨大的掺水的“医疗成本”?又谈何“花小钱治大病”?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曾多次撰文指出:农村与城市之间是断裂的,而医疗市场却是统一的,即药品和医疗的价格是依据城市的标准形成的,这就必然使农村公共医疗处于不堪重负的状态。显然,“全民医保”的病根,正是国家垄断扭曲了医疗市场,从而造就了目前这样一个畸形的医疗卫生行业。如果目前的现状不能打破的话,“全民医保”将仍是神话。 其二,如果有医保,白衣天使就不存在黑心了,这种说法纯粹是痴人说梦。其实,医疗卫生行业的种种弊病,不是所谓“体制根源”所能解释得通的。古人云: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实质上,这牵涉到医院和医生的基本良知和医德问题。有些医院或医生,俨然就是奸商,可以视病人如商品,视金钱如生命,为了牟利,他们可以登峰造极,无“恶”不作。而“救死扶伤”的天职,在某些人的利益面前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顾教授说,计划体制下的医保没有医德问题,这也并不真实全面。翻查下历史资料,我们就可以发现,医德问题并不完全决定于经济体制,并不是说计划经济,医生的良心就大大的。可以说,如果一个人连医德都丧失殆尽,那么再高明的体制也难“妙手回春”。 在笔者看来,真正让医德沦丧的,是脆弱的监管和虚化的约束机制。要根治医疗卫生行业的“疑难杂症”,要用刚性的惩罚制度强化医德,加强行政监管。而“全民医保”管它是“英德美混合”,还是“英国模式”,要想真正实现,则有赖于纠正扭曲的医疗市场。顾教授的话,权当书生治国的方子,听听也就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