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高福生:有经济回报的道德是不是现代道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03:15 长城在线-燕赵都市报

  两年前,河南省确山县在全县各乡镇推行“道德储蓄”活动,要求每个村对村内发生的“好人好事”记录在案,并在年底给予优秀者表彰。这个做法曾一度受到追捧,并推动了乡村文明新风的形成。但随着村民对这种形式新鲜感的失去,逐渐懒于将自己的“善行”向上报告,“道德储蓄”如今在一些村庄被忽视乃至消失。(《新京报》10月13日)

  事实上,这样的“尴尬”并非确山独有。曾几何时,“道德银行”在一些地方纷纷
开张,浙江某大学开了一家“学生道德银行”,长春安阳小学开了“未成年人道德银行”,长沙岳麓区望月湖街道办事处制作的1000张“道德储蓄卡”成了抢手货……然而,在“轰轰烈烈”的风光过后,这些“银行”大多因“经营业绩”太差走上了门可罗雀、“破产”倒闭的共同困境。

  众所周知,道德是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具有单向的特点,往往与个人私利及功利色彩不相融合,不可等价交换,也无需渴求回报,更不可赋予其商品化的属性。将道德与储蓄联姻,实行市场化运作,无形中给道德包上了世俗的外衣,使原本高尚的行为异化成了一种牟取私利的工具,容易滋生“价值对等交换”的错误导向。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公民是不会吝啬付出“吹灰之力”去帮助一个相对的弱者或者正需要帮助的人,也不会因此去奢望能得到多少回报、多少好处、多少赞扬。而对于一个得到帮助的人来讲,会将这种诚意的帮助当作一种“恩情”铭记于心,会把这种“感恩”传递下去,再热心地帮助别人。倘若把这些“好人好事”一一登记在案,便失去了滴水之恩不求回报的根本。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的价值、道德观念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对道德的遵守,一方面依靠的是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更是依靠内心信念的力量。当一个人置身举目不见“银行”、四下皆无“取款机”的环境,或遇到的只是一些不计数不计名的“捐款箱”时,“为”与“不为”便是道德最好的试金石。事实表明,有“回报”的道德都是“交换”,“交换”的道德还能美好吗?舍命救人者,谁能储蓄人家的生命,无名者的奉献怎么核算他们的道德资产?

  由是观之,道德不是可以量化的物,也并不属于财产范畴。真正的道德者是不会到“银行”去开设账户,更不会去“涮卡”的。寄希望于“道德储蓄”来拯救“道德危机”,激励道德回归,在本质上是对道德的亵渎,无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当道德可以吆喝叫卖称斤论两的时候,这样的道德早就沦为了“伪道德”,其结果必定是“惨淡经营”、“破产倒闭”!高福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