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金亏损会进一步增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12:16  中国新闻周刊

  依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上海在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则是2000年,那时人均GDP仅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左右。

  由于上海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就更大。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养老保险形成债务约3万亿。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10倍多。

  “养老金亏损会进一步增加”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不得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养老保障制度。1993年,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市,在九届人大41次常委会上通过了《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1993年1月起,全市城镇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中引入个人缴费机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旨在“建立部分积累的养老模式”。

  上海的探索随后在全国得到推广。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这种制度模式下,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记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统筹基金账户和职工个人账户。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要求统一各地统账结合的模式。200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缴费率确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率确定为本人工资的8%,至此我国的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建立。

  “如果是完全累积制的话,从1993年起,上海就应该有个人账户。”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级经济师戴律国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但实质上,还是现收现付。” 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是在现收现付、没有任何资金积累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要求在职的一代人在继续承担上一代人的养老责任的同时,还要为自己积累养老金。

  比如,陆永璋是在2000年正式办理病退的,从1968年参加工作到上海1993年开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他并没有个人养老金账户;陆永璋的邻居盛大川,1991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在这之前也没有个人养老金账户。像陆永璋这样的“中人”和盛大川这样的“老人”,没有实行个人养老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均视同为缴费年限,而实际并无养老金累积,这样就会出现养老金支付上的缺口,也被称为“隐性债务”或“转制成本”。

  “人口老龄化发展本身,决定了养老基金不够用。”参与了上海市养老保障改革的戴律国据此认为,由于养老金的缴纳与工资总额挂钩,随着上海市户籍劳动人口的减少,能够用于缴纳养老金的工资总额本身也受到影响,“当养老金超过工资总额的30%的时候,养老金发放就会出现赤字。”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初设计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模式的时候,就知道一定会出现缺口,“历史欠账太多”。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则认为,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高达30%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承担不了,也不愿意去承担。门槛这么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左学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现在有900多万人就业,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大概只有400多万人,还有一半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尤其是年轻的外来人口和农民进不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比正常的一般人群年龄结构还要老。今后,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养老金的亏损会进一步增加”。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周刊

更多关于 上海 社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