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评:谈“印度小伙满城救助流浪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1日14:22 新浪观察 | |
作者:毕舸 寒冷的冬夜,来中国经商的印度小伙马克满城搜索流浪者,为的是给这些露宿街头的人送上保暖的毛毯。马克的一些中国朋友受其感染,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据了解,马克一共买了108条毛毯,将在3天内全部送给缺衣少被的流浪者。(12月 当问及原因时,印度小伙马克说:“从小家族的长辈就教育我行善,不去伤害有生命的东西,而要多帮助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哪里有穷人,哪里就会有善心人去救助他们。不是我,还会有别人去帮助他们的,帮助穷人让我感到安心。” 当我们还在争论是否该向乞丐设立受限制的乞讨区域时,实际上我发现:我们对于乞讨者的困惑来自于:我们如何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乞讨者提供援助,而将某些以乞讨为“职业”、乃至于把乞讨变成某种盈利经营的人排除在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乞讨者的援助资源是有限的,它必须提供给“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可是,政府的救助站无法完成这一功能,而我们的民间慈善团体尚未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 从印度小伙马克满大街搜索流浪乞讨者,提供108条毛毯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国人不是没有向流浪乞讨者提供救助的热情和善心,马克的一些中国朋友受其感染,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但问题是这种自发形成的救助还是零散的、不成型的,它也许发端于某次心灵的触动,于是发起者相约几个志同道合者,在短时期内完成这样一次救助行动,但正是由于无法组织化,所以它不能形成常态,它对乞讨流浪者的帮助就只能停留在“零帮碎助”阶段。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美国,对于乞讨者的救助,民间慈善机构是主力军,而政府则提供“后方援助”,仅纽约就有500家救助中心。很多受政府资助的救助中心都承包给了信誉良好的民间慈善机构。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与民间慈善机构达成了这样一种契约:政府提供相应的物力、财力,而民间慈善机构负责具体操作。 面对向乞讨流浪者提供援助的问题,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指望个人的道德与善心,也不能期望政府包办一切,我们必须明白:在当下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有效地利用救助资源,努力做到为乞讨流浪者提供效果最大化援助,我们就必须建设相对应的援助市场体系。 组织化的民间慈善机构就可以承担这一职能,在一个拥有严格行动准则、规章制度的民间慈善机构,个人的“爱心”力量被集束化,民间力量被系统地组织和动员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资源动员的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增强民间慈善行为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通常,政府救助行为的优势在于强度和速度。然而,由于政府开展救助活动的成本较高,因此政府的方式常常是“运动式”,救助站的尴尬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将救助信息传递给单个流浪乞讨者,还是需要了解分散的乞讨者信息,其成本无疑很高。它只能被动地接受流浪乞讨者的上门救助,并且只提供短暂的救助。而慈善组织扎根于民间,它的信息渠道广泛,每个民间慈善工作者都是信息源,同时,由于人数众多,哪怕每个慈善工作者只奉献一天参加义务救助工作,那最终形成的救助规模也是不得了的。因此,无论从成本、效率、资源三方面来讲,民间慈善机构都能比政府提供更持久、更“精确有效”、更广范围的救助。 行为学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行动才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深植内心的慈善之心,都接受过中国传统“济贫扶弱”道德思想的启蒙,那么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慈善家,愿意为乞讨流浪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我们又都是经济人,我们不太可能为此耗费太多的成本与费用,所以,印度小伙马克的故事只能是个例,但民间慈善机构可以降低大众参与救助的成本,一小部分专业慈善救助人士负责向民众募集资金、建立系统的日常化救助制度。每个参与救助者,就象做义工一样,人人一日行善,则大家“日行一善”。其他比较繁琐的救助者甄别、款项管理和发放工作,则由专业慈善人士代替我们去做。这样的系统分工、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做一个民间慈善者。 所以,从“印度小伙满城救助流浪者”故事,我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民间慈善活动蕴涵的巨大潜力,看到了目前民间慈善机构还没有成为救助的真正主体,更看到了流浪乞讨者救助的未来方向----让民间慈善机构行动起来吧!就从现在开始。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