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打一个电话只是举手之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0日17:36 南方日报 | |
作者:叶昌金 一名64岁的老翁一夜未归,家人以为其走失,便着急地到派出所报案。令家人想不到的是,这名老翁因嫖娼刚被北京市昌平警方抓获。 这是12月12日北京一家报纸的一则报道。我远离京畿,不知道这则消息发在什么版面 事实上,这则消息也确实具有这种效应。老翁嫖娼、家人误报案、尴尬结局等等,仅凭这一连串的细节,就足以让人聊发无穷的兴致和不尽的猜想。我们的生活也常常为这类谈资所充溢,寻报摘刊,道听途说,各类人等也都有或沦为我们“谈笑”的角色,这无疑是件让人开怀的事。哈哈一笑之间,上下通气,活络了筋脉,但也似乎麻木了神经。 拿这则新闻来说,我并不想对警方抓人说什么,但警方抓人后,如果留审时间超过正常作息规定,为什么就不能告知一下其家人,以至于让其家人担惊受怕一整夜?报道虽没有说明,但其家人肯定是乱作一团,四处找寻,若非主动跑去报警,我不知道他们还要担心到何时。而告知其家人一声,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警方而言,为什么就那么的难?是不屑于此,还是早已习惯如此?该不会又是我们常见的官方表达——“工作疏忽”所致吧。凡此种种,因为报道没有丝毫提及,所以我也不得而知。 报道没有提及,说明记者意不在此。记者的兴趣是要为大家提供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生活噱头。按照新闻的行话来说,是新闻“可读性”的要求,是报纸的“卖点”所在,而一篇新闻所引起的“可谈性”程度无疑是对这种“可读性”最好的注脚。所以,在这则消息的标题处理上,要么冠之以“六旬老翁嫖娼被捉奸在床家人疑其走失慌忙报案”,要么就是“家人疑其走失原来蹲在班房”,总之都极能吸引人们的眼光。又如“中学发生大火教育局长在车库里死得很尴尬”、“‘情色风暴’葬送秘鲁女总理”,随手翻阅报纸,诸如此类的标题不绝于眼。而我们也似乎乐于为这种指向所牵引,一步一步走向品味噱头享受噱头的奇妙境界。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也似乎“噱头化”了,既不愿触及生活的沉重,就是触及也是避重就轻地“找噱头”,寻求的仅仅只是一种“看笑话”的效果。 曾有人为眼下的小品拿农民取乐而抱不平,其实关键并不是拿谁取乐的问题,而是把苦难噱头化的倾向,让我们在笑出眼泪的同时也忘记了眼泪。所以,生活天天向前,噱头也天天翻新。一个又一个新鲜的噱头让我们享受到了无比的快乐,也忘记了许多不该忘记的东西。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