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该向日本学什么?照照日本企业这块“东洋镜”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5 14:39   文汇报

  作者:郭峰

  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是两个最为明显的标志,被称为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法宝。企业因此可以在稳定的员工队伍中进行一本万利的投入,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一代代新职工不仅成为实际业务的专家,而且要成为业内的“多面手”。

  多样速效的语言学习

  中国人教中国人学日语和日本人教中国人学日语,真正是大相径庭。这里有着许多值得我们仿效之处。

  在研修中心里,日本人要教来自世界各国的研修生学日语。同批进来的各国研修生同时参加中心进行的“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之后,按成绩由低到高不分国家地分为A、B、C、D、E、F、G、H八个日语班,能力水平相对最低的一部分人分在A班,成绩最好的一部分人分在H班。每个班所教授的日语内容也就各不相同。这也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

  有趣的是,即使是一个班的日语学习,也由多名日语教师轮番上阵,轮流授课,采用“流水作业式情景教学法”。对于不特别注重逻辑性的语言学习,不同教学风格的多名教师流动式地上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授课内容的记忆力。

  语言学习仅靠课堂授课是不够的,日本式的日语学习还使课内与课外互动,除了安排到CIA室进行电脑图像语言学习外,还有实地实践学习、与“志愿者交流”学习等。例如,有一天上午上完课,担当(班主任)三上则子就布置了这样一道实地实践学习题:全班分为几个组,自行乘车转JR(一种日本铁路线)到横滨市市区,或到产业贸易大楼拿导游图,或设法了解横滨市人口情况,或到市公立公园寻找铜像、了解银行汇率、明日天气、横滨棒球队战绩(日本人视棒球为国球、视相扑为国技)等。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初来乍到,“在日生活尚不能自理”的我们却并不简单。要完成这简单的事情,就必须运用日语去乘车、换车、寻找、询问,这也就迫使你用日语去看、听、说、写。

  这样的锻炼,在与“志愿者交流”中,就更是无法回避了。这里所说的“志愿者”是中心为研修生创造语言环境特意招募的愿与“外国”研修生交流沟通的日本人。他们大都是闲暇的日本家庭主妇、退休老人和课余打工的学生。这种对话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了多次,我们的“处境”也变得一次比一次严峻。初次由日语教师陪同,采取“多(名学生)对一(名日本人)”的方式,有教师“帮腔”,有同学“支援”;很快就变成了没有教师参加的“二(名学生)对一(名日本人)”,好在还有个同伴,心里也有个依赖;而再下次,就可能就变成“一对一”了,这样的“处境”可想而知,你必须拼命地听懂日本志愿者在对你说什么,人家好心好意地陪你学日语,与你交朋友,你绝不能失礼,更不能冷场。于是话越听越多,越说越多。渐渐地,耳也不聋了,嘴也不哑了,强迫性的语言学习转化成了自然而然的“对日交流”。

  “程度高而又差别小”

  “教育程度高而又差别不大”,这是对现今的日本教育现状的整体评价。日本政府在全国建立教育制度,实施“全民教育”,始于1872年。其产生的效果,对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影响,已在不止一代的日本国民身上显现出来。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介绍。

  其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民化。

  日本也实行小学六年、中学三年的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几乎全由地方政府办的公立学校承担,原则上免收学费,而且公立中小学都没有入学考试。这使得不论城市和农村、家境好坏、是否出自婚变家庭的孩子,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义务教育期间,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由政府制定标准。教师必须取得政府制定的教学资格。在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设备等方面,大城市和地方上的学校几乎不存在差别。这使日本人的知识水平在基础阶段就被基本拉平了。

  日本筑波大学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日本教育》认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体验与将来如何适应成年后的社会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且就这种关联性进行了列举——

  自动升级制。日本学校既没有为成绩优异者设置的跳级制度,也没有除长期缺勤者外的留级制度,入学后学生们每年四月依次升入上一个年级。这与日本的政府机构和绝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每年四月至第二年三月的年度制极为相似。日本学校的自动升级制和成年人社会的年功序列制有着近乎一致的机制。

  集体竞争主义。日本学校分班时很注意各个班级能力构成的搭配,尽量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无论男女生人数、学习成绩、体力、家庭住址、生日等方面,各个班级都大致相同。并且,在同一个班里分组时也会这样考虑。并不像我国学校中存在“重点学校”、“重点班”、“尖子生”的做法——这在日本会被认为是教育的不公平。日本学校的班组分配的平等,为班与班之间以及小组之间竞争提供了可能。像这样以班组为单位的竞争方式在日本企业中也经常可见。

  其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这主要是指受过大专院校教育的人数的迅猛增加。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学历差距以及相关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差距也不断缩小,由此增进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均衡化进展。

  [1]  [2]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