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向日本学什么?照照日本企业这块“东洋镜”(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5 14:39 文汇报 | |
高中的就学率在1948年开始实施新的教育制度时是40%左右,1990年达到了94.4%。日本人几乎都受过十二年的学校教育,全民受教育程度之高名列世界前茅,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 有了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广泛基础,日本的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大学以及大专的升学率在1955年还不过10%,到了1975年已迅速上升至38%,短短的12年间增长了近30个百 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中,知识分子阶层和普通老百姓的区别已很难成立,大学毕业生也属普通老百姓了,普通人与精英的差别不在于所受教育的多少而在于对所受教育内容的运用及运用的结果的差别。 当然,目前日本也正在致力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从教育“统一制”转向“多样化”。这是因为,从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萧条一直持续至今。日本的经济和社会正陷于“固步自封”的状态之中。日本的许多工厂企业为减少风险和突破政府严厉规章的束缚,纷纷迁往国外,这种情况使公司更重视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只是能够适应公司体制的雇员。与此相适应,新的教育观就更加强调学生的志向、兴趣、个性、认知能力和想像力。 “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 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是两个最为明显的标志,因而被称为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法宝。日本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和国际竞争力,与这两个法宝有着根本的关联。 日本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基本上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只要职员不触犯刑法,一般不会被解雇。即使遇到经济萧条陷于经营困难时,许多公司也都采取削减总经理等管理人员以及全体职工的报酬以渡过难关,而尽量避免解雇职工。若公司破产,总经理往往会想方设法为职工寻找新职业。 日本公司一般每年四月从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录用新职工,除此之外很少在中途录用职工。按照日本宪法,男女享有雇佣机会及待遇均等的权力,但日本社会的现实却往往使之成为一纸空文。一项调查显示,有不少于36%的日本女性认为,女子应该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所以说,“终身雇佣”几乎是男性的专利。因为,即使最初被招录的女性职员,结婚后也都纷纷退职,一些硕果仅存的大龄女性职员往往是些独身主义者。 如果说“终身雇佣”为职工提供了“终身”依托的“城堡”,那么“年功序列”就确保了城堡中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秩序。“年功序列”的文化背景来自日本传统社会“尊重长者”的习惯。日本社会这种风气的盛行从日本语中发达的“敬语”里就能有真切的体会。传统使人们自愿接受这样的逻辑:在企业里工龄越长的人能力和威望越高,对企业的贡献越大。 基于这样的理念,日本企业中的序列按年龄(入社年限)自动排列,并且工资和级别也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提高,日本企业基本上都实行“定期提薪制度”,即按工龄自动加薪。最近的统计表明,日本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初月薪约为20万日元,五年后可以升至约24万日元,按正常序列加薪到最高时,月薪可达48万,四十六七岁后薪水不再增加。 由于日本的社会是以长期雇佣作为基本原则的,因此,其在对内部员工提拔上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与其以短期的政绩作为考察的依据,不如通过一个人在职期间的一贯政绩来予以报偿。”正由于此,在日本的企业中30岁以前走上管理岗位的实属罕见。而要当上公司的董事、社长、会长(董事长),从年龄上讲,不过50岁恐怕很难,一般都在55岁至60岁之间或以上。从学历上看,大企业的领导层不仅多是大学毕业,一般还多出自东京大学、庆应大学、一桥大学、京都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 正是由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保证,日本的企业可以在稳定的员工队伍中和自觉的秩序基础上进行一本万利的投入。最为典型的应当是日本企业对员工全方位的培训,这不失为日本企业的一大特色,也可算作日本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奥秘所在。 日本企业不仅要将没有专业职务能力的新职工在内部培养成实际业务的专家,而且要培养成为“多面手”,使岗位轮换、适应外部要求成为可能。“一专多能”的职工队伍彼此增进了了解和配合,这也增强了企业抵御外部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日本企业对企业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可谓包罗万象,有分阶层教育、各职别的业务能力教育、特殊目的教育、在职培训、自我启发以及海外进修等。分层教育包括从新职工开始的入社教育、骨干职工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经营者教育等。各职别业务能力教育包括了推销人员、技能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国际关系人员等的培训和进修。特殊目的教育则有海外干部进修、信息处理进修、中高年人员的进修等等。 近几年来,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使得许多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度的实行受到了牵制,公司的财力无法保证员工每年自动加薪的落实。一些日本企业已开始着手由年功序列向能力主义过渡的改革。比如丰田汽车公司就已推行了这样的改革。 摘自《照照东洋镜》,郭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页]  [1]  [2]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