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外国移民问题--西欧社会一场持久激烈的辩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8 11: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法国穆斯林妇女在巴黎街头抗议“头巾法”法案的通过。
图为法国穆斯林妇女在巴黎街头抗议“头巾法”法案的通过。图片选自德国《明镜》周刊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外国移民问题是西欧各国内政永恒的主题之一。如果从宗教文化背景来划分其类别,
伊斯兰教的移民是最突出的一大类。

  1993年夏,当美国知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上抛出引起广泛争议的“文明冲突论”时,西欧舆论界主要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去看待其观点,并未跟自己身边的伊斯兰问题联系起来。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在美国制造的恐怖事件,多少还让欧洲公众有隔岸观火之感。虽然去年3月11日西班牙遭受的恐怖袭击已经告诉人们,西欧也有极端分子在活动,但毕竟他们是一小撮,跟“文明的冲突”无关。然而,去年11月初发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起谋杀案,却鲜明地带着“文明冲突”的印记,从而激起西欧各界强烈的反响。两个多月来,西欧国家的政府、舆论界、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伊斯兰教价值观能否与西方现代文明相容、穆斯林移民能否融入西欧社会的持久辩论。类似的讨论历来延绵不绝,但没有任何一次像现在这样深入到宗教文化区别的领域。

  西欧社会穆斯林人口比重可观

  欧洲发达国家吸纳移民的历史悠久,但高潮是在二战结束后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后,大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移民到西欧,成为西欧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其中穆斯林人口的比重最为可观。

  英国外来移民占人口的比重为7.9%,总计460万,其中来自印巴次大陆、非洲等地的穆斯林为150万到180万。

  德国的外国人比例为8.9%,总数为730万,持伊斯兰教信仰的大约是330万,其中仅持土耳其护照的就达195万,是外国人中第一大族群,几乎成了“外国人”这个概念的同义语。

  荷兰外来移民为160万,穆斯林人数在90万到100万之间,2/3是土耳其人和摩洛哥人。

  奥地利的穆斯林人口为34万,人数上仅次于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居第三位。而在首都维也纳,穆斯林占居民总数的7.8%,居第二位。

  特别突出的是被称为“伊斯兰化程度最高”的法国。由于法国奉行严格的政教分离的世俗主义立国原则,不调查宗教信仰,穆斯林人数不详。但最保守的估计为350万,最高估计为600万,即占人口总数的1/10。伊斯兰教成为仅次于天主教的第二大宗教。他们多来自法国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一半人取得法国国籍,是移民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意大利的穆斯林也在100万左右。

  正如荷兰一社会学家所言,从来还没有这样多的穆斯林作为少数民族在这些世俗国家里永久定居,这在伊斯兰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西欧对伊斯兰教长期持宽容态度

  对于伊斯兰教在欧洲扎根,欧洲舆论长期以来持宽容乃至欢迎态度,尤其是西欧的左翼政党。他们认为,外来文化丰富了欧洲传统的基督教文化,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实现在欧洲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理想。

  因此,穆斯林人群充分利用西欧法制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条件,传播和扩大伊斯兰教的宗教信念,并且形成规模。

  法国各地的清真寺有995座,负责传教的伊玛目(伊斯兰教教长或学者的称谓)有1200人,其中75%不是法国公民,1/3不会说法语。

  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不久前首次接纳了一名伊玛目作为宗教辅导教师,负责20名穆斯林学生的宗教生活。按伊斯兰教规开展金融业务的第一家银行也已正式开业。穆斯林斋月广播电台现有33个,比2001年多1/3,以英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等进行广播。据报道,也是在不久前,英国上院一个受封的爵士首次面对《古兰经》宣誓就职,而按规定却只能向《圣经》宣誓。

  欧洲各地的清真寺多由沙特阿拉伯等富裕的石油出口国资助建设,主持传教活动的伊玛目则多由伊斯兰国家政府派遣。土耳其政府宗教事务部定期向荷兰的土耳其人清真寺派遣由自己培养的伊玛目,传教两三年后轮换,而这是荷兰政府所允许的。

  最具代表性的也许是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公元8世纪初叶,摩尔人(阿拉伯人)从北非进军西班牙,很快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全境。直到15世纪末叶摩尔人才被驱逐出去,基督教恢复了统治地位。伊斯兰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统治长达800年。但是,伊斯兰教却在当今重返格拉纳达。经过长达23年的斗争,1.5万名穆斯林(北非的外籍工人和留学生)赢得在全城最高点建设清真寺的权利。他们的领袖表示要把格拉纳达建成“欧洲的伊斯兰首都”。

  移民融合问题成为爆炸性内政问题

  伊斯兰教当然不能与伊斯兰主义划等号,更不能把它同极端派别和组织等同起来。但是,不可否认,有的宗教场所成为极端组织宣传“圣战”、招募恐怖分子、为恐怖活动担任后勤联络工作的基地。一些伊玛目宣传“不要与异教徒来往交友”、“不要西方化”等等。而这正是西欧国家政府最担心的。

  西欧国家一向鼓励移民接受西方现代文明普遍价值观,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移民融入西欧现代社会。但是多元文化的理想与融合政策如何协调,如何成为一个有机体,都是西欧各国政府至今没能很好解决的难题。

  例如法国,移民融合问题已成为最具爆炸性的内政问题。几年前,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两国国家足球队举行比赛,当法国国歌《马赛曲》奏响时,生长在法国、已是法国公民的第二、三代的阿尔及利亚移民,竟对之报以嘘声,使法国舆论大为震惊。这些移民的后代不认同法国,而认同自己父辈的祖国。

  再以批评伊斯兰教对妇女态度的荷兰电影导演特奥·梵高被刺为例。凶手虽为摩洛哥后裔,但生于荷兰,说一口很好的荷兰语,也受过良好教育,却不接受言论自由的西方基本价值观,而走上以暴力手段“捍卫”伊斯兰教的道路。

  又如德国,无数生于此长于此的土耳其和阿拉伯中小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以伊斯兰教规为由不上学校的体育课,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旅行活动,不上性教育课,实际上是向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

  因此,西欧舆论普遍认为,迄今为止,各国政府推行的融合政策是失败的。伊斯兰移民没有融入西欧社会,而是形成了一个个对外界封闭、对内自有一套规则的“平行社会”。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大批移民进入欧洲时,当时主流的想法是,随着时代的推移,移民会自然而然地融合起来。

  最为典型的是荷兰。自从17世纪以来,荷兰为维护社会稳定,就把“宽容”作为立国的支柱之一。任何宗教派别都有权在自己的团体内自主自立,也就是拥有对外相对隔绝的世界,如拥有自己的学校、企业、报纸、体育组织等。国家不仅对此提供保证,而且出资促进其发展。曾有荷兰政治家认为,清真寺是穆斯林融入荷兰社会的最佳途径,意即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越有独立发展的空间,融入荷兰社会的意愿就越强烈。

  多年来,荷兰社会确实在表面上显得相当和谐,西欧其他国家认为荷兰模式是成功地融合移民的典范。但这种宽容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各宗教、各种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结果是,移民原来的文化特性更强烈,而不是更多地接受荷兰文化。荷兰的暗杀事件发生之后,荷兰政府的移民事务大臣与当地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座谈时竟需要翻译,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荷兰语。而当她伸出手来与他们告别时,一位宗教人士对她说,他的宗教禁止他与女人握手,让这位女大臣瞠目结舌。虽然荷兰法律要求所有移民学习荷兰语及荷兰文化,但只有15%的伊玛目到荷兰后会说一点点荷兰语,85%的荷兰语水平甚至连到超级市场购物都应付不了。

  德国许多地方政府很早就注意到伊斯兰教组织以教规为名不让穆斯林青年男女参加义务教育课程的事实,但因宗教自由的原则对其无可奈何。柏林的“柏林伊斯兰促进会”作为25个伊斯兰教团体的联合组织,经过20年的法律斗争,获得从公立学校招收宗教课程学生的权利,目前已从30余所学校招收3000余名学生。教育部门既不知道这种《古兰经》学习班的内容和授课风格,也没有办法对教师的遴选、教材的内容施加影响。教育部门多次指责上述组织的教学计划与《基本法》(即宪法)所确立的价值观不符,但因法庭判决该组织有权进行宗教教育,只好任其继续对土耳其和阿拉伯移民的子女们开课。德国西部的许多伊斯兰组织也正在争取把伊斯兰宗教课正式列入学校课程。

  症结在于移民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

  “高卢”是法兰西民族祖先的称呼。让伊斯兰教“高卢化”,亦即“法国化”,是欧洲舆论对法国政府近来一系列试图影响伊斯兰教在法国的发展方向、加强融合穆斯林的措施的一个形象的概括。类似的考虑在其他西欧国家也有,例如意大利提出要“意大利的伊斯兰”,而不要“伊斯兰在意大利”。

  法国国民议会于2004年通过了被人们称为“头巾法”的禁止在公立学校佩戴宗教标志的法律,表明法国政府在限制伊斯兰教影响方面迈出重大一步。这部法律是迄今为止欧洲各国中最鲜明地体现某种强迫融合政策的法律。根据这部法律,公立学校里不准出现任何带有宗教符号意义的标志物,而这主要针对伊斯兰妇女的头巾。法国政府强调,法国奉行严格的政教分离原则,学校里不准进行宗教教育。法国教育部长说,这是为了捍卫社会生活中权利平等的共和信念。

  除此之外,法国的政治新星、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尔科齐在任内政部长期间推出国家与申请入籍的移民签订《接纳与融合合同》,要求移民掌握法语,学习并接受法国社会价值观。他还推动成立了各派伊斯兰组织的联合机构———穆斯林委员会,作为法国政府与穆斯林对话的代表机构。穆斯林委员会受政府委托要促进穆斯林融入法国社会。

  去年12月7日,法国新任内政部长德维尔潘又提出一项新的计划,拟于今年4月成立伊斯兰基金会,从9月开始对伊玛目们进行语言和公民知识的培训。按德维尔潘的设想,这个基金会应主管一切伊斯兰的捐款,包括私人和外国捐款,公开财政来源,从而堵塞可疑的财政漏洞。这个基金会应该由穆斯林委员会、专业人士和国家派代表组成。德维尔潘说,“法国需要的是法国的伊玛目,说法语的伊玛目”。鉴于法国政教分离的原则,国家不准资助宗教活动,因此,他主张伊玛目的培训仍可由私人机构举办,但必须在国立大学系统学习国家学说、语言和价值体系。

  荷兰大部分议会党团赞成从2008年起禁止外国向荷兰派遣伊玛目,移民归化大臣已经提出,在清真寺传教的伊玛目应该通过由国家承认的资格考试。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社论认为,移民应该承认和接受欧洲的主导文化。这不是说他们必须彻头彻尾地“德国化”,但必须掌握语言,接受民主制度的法律和欧洲多少代形成的习俗。惟有如此,文化的多样性才能繁荣起来。

  伊斯兰的“高卢化”或一纸“头巾法”当然不会完全解决移民融合的复杂问题。欧洲舆论指出,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只是一个外在的象征物,症结却在于移民在欧洲的地位和发展的前途。当许多移民只能从事收集垃圾等普通劳动时,当他们感受到许多歧视之时,他们自然不会付出努力去融入这个社会,而是通过寻求对其宗教的承认来表明自己的存在。

  《柏林日报》在一篇社论中指出,社会应该向移民发出希望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号。如果一个国家真正能给移民以上升的机会,他们才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去融入这个新的家乡。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指出的,国家和移民两方面都要付出努力。民主国家不能容许存在平行社会,一个开放的社会的兴旺是建立在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的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

  (编辑:羚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