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溥仪侄子披露清宫国宝散佚惨痛内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4 18:03 时代商报 | |
20世纪20年代,逊位的宣统皇帝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1200余件历代书画珍品盗运出宫。从此,这批书画踏上了颠沛流离之路,从北京的醇王府至天津的张园、静园,再随溥仪到长春,最后竟戏剧性地成为伪满洲国皇宫的藏品。 1945年8月11日,溥仪从伪皇宫仓皇出逃时,随身携走了大量奇珍异宝,其中就包括这些历代传承的书画珍品。然而,这些国宝在随后的运输途中大量散佚,酿成中华民族文化史 这些国宝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炎黄子孙的心。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在其著作《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中对这一历史作了大量的考证,贡献卓著。然而令老人深感遗憾的是,当年溥仪从伪皇宫出逃的许多细节及大量国宝在临江县缴获时的具体情况,在该书中还是留下了空白。 随着辽博新馆的开馆,曾经一度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清宫散佚国宝再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当年曾与溥仪一起逃亡的其侄子爱新觉罗·毓和夫人杨井竹老人近日首次面向媒体,讲述了这些国宝散佚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2004年11月12日是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馆的日子,这一天,辽博精心打造的《清宫散佚国宝展》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特别是旷世珍品《清明上河图》历时1个多月的"省亲展览",更是掀起了人们争看清宫散佚国宝的热潮。随着各大媒体的报道,现居住在吉林省吉林市的爱新觉罗·毓和杨井竹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又看到了这些宝贝,没想到国家把他们保存得这么好!我们现在都老了,再也不能沉默了,该把知道的事说出去了…… 爱新觉罗·毓和杨井竹是谁?他们与这些国宝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情还得从去年11月份说起。辽博新馆开馆之前,为了赶制历史纪录片,该馆馆员张锋带领有关媒体记者前往长春伪皇宫博物院进行补充采访。然而,长春伪皇宫博物院副院长赵继敏透露的一则消息却让大家惊喜万分: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子爱新觉罗·毓和夫人杨井竹仍然健在,并居住在吉林市内。 爱新觉罗·毓系溥倬第七子,是道光皇帝的直系子孙,当年溥仪亲选的贴身亲信。1945年溥仪逃亡期间,一直亲随溥仪左右,直至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他们当年亲眼目睹了清宫散佚国宝的流失过程。 毓现年92岁,精神尚好、思维清晰,但已行动不便。其夫人杨井竹也已87岁高龄,但精神矍铄,非常善谈。在随后接受采访时,两位老人分别讲述了当年溥仪携带国宝从伪皇宫逃离的前前后后。 仓皇逃离:溥仪大栗子沟被迫退位 据爱新觉罗·毓介绍,当时他在伪皇宫的身份是内廷学生。1945年8月9日,他正在宫廷里上学,忽然被溥仪召去开会。溥仪说,苏联已经对日宣战,"新京"不能保守,临江县大栗子沟一带比较安全,必须马上归置东西,准备搬家,日本人会护送我们去那里的。一时间,伪皇宫内纷乱无序,除了选择珍宝字画,溥仪再顾不得别的,任凭下人们决定。 1945年8月11日,是爱新觉罗·毓在伪皇宫中度过的最后一天。爱新觉罗·毓回忆:早晨,来了几辆日本军车,一直开到同德殿门前。车上人下来嚷道,快装,时间紧迫。只见侍从们慌忙地往车上装木箱。很快,几辆车被装满了,还有少数木箱没被拉走。这时宫里只剩下溥仪、皇后婉容、福贵人李玉琴、我和其他几个随从。随后,我给夫人杨井竹打电话,告诉他们马上一起坐火车离开"新京"到大栗子沟。至于日本人拉走的国宝送到了哪里,他们也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送到火车站的大箱子不够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