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景点发愁人太多 提高门票价格不是唯一办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08 11:51 环球时报 | |||
作者:石伍 今年五一黄金周,国内不少著名旅游景点纷纷涨价。涨价的共同理由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景点,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国外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面临着同样的 据英国《卫报》报道,世界许多著名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游客人满为患的压力。如秘鲁的马丘比丘印加古城遗址,在旅游旺季每天要接待2500名游客;柬埔寨的吴哥窟每年接待的参观者大约100万人次;意大利的庞贝古城1981年全年参观者仅为86.3万人次,可目前已达200万人次;中国的故宫每年接待大约700万游客。众多的游客虽给景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给文物遗产的保护工作造成了困难。 最近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行走和体温会对文物产生损害。如果一个人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慢走,周围环境的温度为摄氏15度,那么这个人可产生200瓦的热能、100克的水汽和100克的二氧化碳。可以想像,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世界611个世界遗产中,有29个被列为濒危且急需保护的遗产。游客数量过多显然是造成某些文物古迹岌岌可危的原因之一。 但是,世界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现实使文化遗产的管理部门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另一方面,又要搞旅游促销,增加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国家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采取了提高门票价格的方法,企图阻挡一部分参观者的脚步,达到限制游客数量的目的。例如,印度的泰姬陵每年接待大约300万游客,门票已经在2001年从22便士(约合3.3元人民币)涨到14英镑(约合人民币221元)。还有的国家推出双轨制票价。例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就计划对外国人收12英镑(约合人民币190元),而对柬埔寨人免费。 当然,提高票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不少文化遗产景点还根根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其他办法。例如,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采用分时段参观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分时段限制人数,每天不超过7700人,上午4200人,下午3500人,景点内最多容纳人数不超过5000人。 另外,防止游客接近文物也是一个办法。英国就曾经把威尔特郡史前文化遗址巨石阵用绳子围起来,使游客无法走近。还有的采取停止参观部分古迹的办法。比如,秘鲁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道已经不对散客开放。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也关闭了部分上世纪50年代开放的废墟。 还有的利用仿真品供游客欣赏。现在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参观的旅游者看到的并不是大卫像的原作,而只是仿真品。法国的拉斯科岩画给游客看的也只是摹本而已。这也是历来对珍贵文物进行展示的传统做法,如果制作得好,游客不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虽然保护文物古迹的责任主要在管理部门,但是对于广大的旅游者来说,既有参观文物的权利,同时又有保护文物的义务。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向游客宣传,增强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毕竟,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编辑:雁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