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资源失衡难题:重在实现资源平等配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2:25 郑州晚报 | ||
孩子们所企盼的是在公平的教育资源中竞争。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图 核心提示:8月18日至19日,21名在今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修订《义务教育法》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应邀进京,参加了《义务教育法》修订征求意见座谈会。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就学难、严禁将义务教育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都成为这次《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核心。最为关键的是,代表提出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旦通过将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予以保障。究竟如何破解教育资源失衡,郑州市相关方面人士纷纷献计献策。
消除差生的生源公平分配 “差生的产生除有学生自己不努力的主观因素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目前教育资源失衡的现实,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衡。”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校长靳爱民认为,而要彻底解决“学困生”问题,给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能仅仅取消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名称之分,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 靳爱民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不再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逐步实现学校之间包括师资、教学设备在内的资源公平分配;其次在同一个学校内不应再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不应该再让同一个学校的学生遭受不公平对待。” 靳校长更强调要取消“择校费”和“择校生”,学校应该按照实际招生能力录取学生:“比如一个学校招收1000名学生,现在的情况是公布一个分数线,在此之上的正常录取,而低于此分数的则要缴纳上万元的‘择校费’,并且这部分学生占很大比例。既然你可以招1000名学生,为什么不公布一个分数线直接录取,而是非要招‘择校生’?”靳校长认为,好学校的择校费更高,而与普通学校相比每年收取的高额择校费会进一步拉大两者之间的差距。 对于目前流行的名校办分校,靳爱民说:“办分校可以,但必须是完全意义上的分校,独立的法人、独立的核算、独立的办学实体,必须彻底独立,而不是用办分校的名义收取高价生。如果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通过市场去操作的,我们的学生家长也就不会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了。” 实行教育资源平等配置 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63中校长谢淑芳说:“我国目前是穷国办大教育,国家在资金投入、制度保证上确实存在实际困难,但是在教育资源公平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到。”谢淑芳认为,教育资源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环境、教师资源和教学内容3个方面,目前,之所以会造成教育资源失衡的争议,就是因为学校之间所获得政策支持的失衡。政策是支撑,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让个别的学校拥有特权,就不会有好差学校之分,更不会出现择校生、择校费等。 谢淑芳认为,教师的待遇一直是教育资源失衡的热点话题,同类地区的同类学校只有待遇提高到了同一个档次,才能谈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否则,这就是一句空话。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每个市属学校的教师工资都是市财政统一按照国家标准拨发的,但是各个学校的奖金、福利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每个学校都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再能直接使用自己收取的费用,而必须缴入财政专户,接受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监督,才能真正做到公平。 对于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问题,谢淑芳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老师的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农村孩子也应该受到好的教育。”对此谢淑芳建议,应该建立一个教师流动的调配机制,让城市的老师定期下到农村学校执教,同时,也可以让农村学校的老师来到城市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做到老师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也可以兼顾到农村教育资源的师资力量公平。 优秀师资不应单属某个学校 “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必须追求资源的相对均衡,让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但这种均衡只能是区域内的相对均衡,而如何维持或达到这种均衡,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8月25日下午,河南省教育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其认为,目前教育资源的分配显然是不均衡的,比如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分、校内分重点班、设立分校等,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是由资源失衡造成的恶性循环。这位负责同志说:“现在好多学校设分校招收高价生,但实际上不应该存在高价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的,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转嫁到普通的学生家长身上。而一些示范性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并将优秀教师视为本校的资源,这种做法也不合适,我们赞成培养名师、建立名校,但名师不是一个学校的名师,而是全体人民的名师,是用每个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的,是全社会的共同资源,他(她)不应该单独属于某个学校。” 相对均衡下的公平配置维持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解决教育资源的失衡问题,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必须实现学校管理水平的均衡、教师队伍的均衡、生源的均衡和政府投入的均衡,这4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实现这4个方面的均衡才是解决教育资源失衡的根本途径,至于取消重点校、普通校之分都是表面措施,如果没有这4个均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他认为,要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均衡,并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均衡,必须通过“交流”的方式实现:“要实现均衡必须通过‘交流’,名校与普通校之间的交流、名师与普通教师在校与校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则要靠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来实现。政府首先要保证投入均衡,而教育部门保证各校通过‘交流’实现在生源、教师队伍、管理水平上的均衡。” 即便通过这种“交流”实现的均衡,也不是绝对的均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均衡的状态又会被打破,“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地调整政策,在运动中、发展中实现均衡并保持这种均衡,维持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郑州晚报 记者 卢曙光 宋振科 )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