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京报:以公共财政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2:34 新京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于最近正式公布了课题报告,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这个结论分量很重,但并不令人意外。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在191个被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倒数第4位。而2003年的SARS疫情,从局部的小概率事件,迅速演化成需要举倾国之力应对的危机,也暴露出我们的危机应对机制、常规公共卫生体制、卫生科研体制存在全局性的、积重难返的痼疾。更不必说
,许多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在疾病面前无力求医,陷入生死困境,是持续经年的媒体报道热点。

  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公布这个报告,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使我们可以正式地、深入地、批判性地去讨论一项重大的政策争议,而不是仅仅停留于一时的危机应对或散漫的日常不满。

  另一方面,它也使人看到,政府开始认真面对其施政意图与社会效果之间的某种巨大裂痕;开始意识到市尝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关系远远超过预期,从而承认,问题涉及到基本的政治决策与制度设计,它不是我们习惯了的工具主义和技术取向的“改革”所能够解决的。

  具体一点说,“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的报告涉及近年来的一个重大争论,即医改应该不应该以市场化为方向。报告从社会公正与资源配置效率两个角度,批评市场化的改革基本上不成功,因为不公正与低效率的状况并未扭转,甚至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报告因此而强调,“核心问题在于强化政府责任”,“出路只能是强化政府职能”。

  倘如有评论所言,这份报告的出炉,表明政府的医改思路将有重大转向,那么,应该积极肯定和推动这种转向。

  因为这样的转向将引导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构建医疗卫生政策,同时重新定义政府的责任与职能。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具体方式上或有种种不同,从公立的、非营利的到私立的医疗机构都有,但是在医疗卫生政策上却没有不同,即,以公共财政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剑过去二十多年来我们不缺各种各样的“改革”,但是,政府承诺的“二OOO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奖的目标却远未实现,过去几年的“市场化医改”也不是以此为目标的,这就说明,虽然我们已是经济大国,但还根本没有与21世纪的全球理念和标准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政策。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奖的政策目标,如果这一点能够确立起来,那么,政府的理念与眼光、财政与资源、体制与程序、手段与措施、评估与激励等等就必须有一系列转变,甚至是180度的转弯。

  这样的政策理念,目前还是一个概念。要使它不至于像“概念车”和“时装”一样仅供观赏,要使它真正成为荫及普罗大众的福利,需要克服的困难非常多。怎样使已经享有相当高标准的医疗福利的那些群体,例如公务员群体,认同并支持相应的政策转变?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医疗卫生服务?所有这些,还需要有更多的探讨和实践。

  但是许多证据表明,仅仅在工具主义层面上的、甚至是“甩包袱”式的市场化医改确实不能解决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严重问题,也许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在基本政策目标上批判性反思和深层转变。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