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七年黄金周民众期待更多实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3:26 新京报 | |||||||||||||
■访谈动机 今年“十一”,黄金周正好跨过七岁门槛。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做一个阶段性的盘点和反思,应该说正当时候。 从本质上说,我们需要的,究竟是着眼于经济收益的黄金周,还是着眼于劳动者休养
刘德谦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旅游不是黄金周的全部意义,黄金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平行位移,创造一个大家共有的长假日1
王衍用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 “黄金周利国利民,国家需要,民众也需要,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本报时事访谈员 陈宝成 北京报道 黄金周本是劳动者的黄金假日 新京报:黄金周中,旅游是诸多国人的不二选择。黄金周是否专指“旅游黄金周”? 刘德谦:现在有些人对黄金周的理解不很全面,甚至出现了某些误解。“黄金周”制度是一种休假制度,它是把法定的节日休假和工时制度所形成的每周休息日连接起来而形成的长假日。称其为黄金周,就是说这样的长假对大家来说因太可贵而具有黄金般的价值———而不是从某些相关产业在这个长假期间的收入增加来说。旅游不是黄金周的全部意义,黄金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平行位移,创造一个大家共有的长假日!同时还应该看到,民众对长假期的安排不仅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而且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不仅懂得了如何利用长假期积极地享受生活,而且积极地利用长假期安排了有关增进健康、增长才干、理家置业、关爱子女、孝敬老人、友情联谊等诸多活动。 新京报: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误解呢? 刘德谦:黄金周长假形成之初,很多人都选择了旅游,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这样旅游就变成了黄金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被误认为是黄金周的惟一组成部分。在中国,人们的旅游需求长期以来受到了种种制约:一是过去收入有限,二是可以支配的休假日(尤其是中长期假日)有限。所以在黄金周之初,人们的旅游需求被引爆了,这就容易形成这种误解。 问题不少缘何挡不住如潮人流 新京报:黄金周政策制定之初,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主要的考虑。现在看,其实际作用如何? 刘德谦:尽管黄金周政策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劳动者更好地休假,但就这几年的事实来看,确确实实出现了假日经济的说法,而且假日经济也确确实实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旅游业,也包括其他相关产业,它们都是受益者。应该说,黄金周对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王衍用:有一大堆资料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因为出差在外,我不能把那些资料给你说得很明白,但是黄金周在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举个例子,2004年中国三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数总和相当于全国当年旅游人数的20.3%;2004年10月2日这一天,北京和平门烤鸭店的营业总收入高达88.72万元;2005年“五一”期间,上海375家大中商业企业公司实现销售额26.15亿元。这种消费流实际是一种冲动性消费。黄金周时段的旅游消费是一种冲动性消费。假如黄金周时段本来打算花1000块,但如果分散到平时,他可能就只花600.这是我们的气候特性和地域文化对人的长期影响造成的,因而尤其是这种冲动性消费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的。这不正说明这点吗? 新京报:如果要对七年黄金周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两位怎么看? 王衍用:我想还是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这个问题。黄金周在带给民众休闲娱乐实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容易造成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破坏。 第二,对旅游者而言,意味着旅游质量的降低。置身于汹涌的人流中,大人看大人的后脑勺,小孩看大人的屁股,旅游者很难欣赏到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妙情韵。这样的旅游质量是很低的。 再者就是人力与设施的阶段性紧张与长期性闲置。黄金周期间,大量的宾馆、饭店、交通设施和服务供应非常紧张,过后这些资源又大量闲置。这就像山洪暴发一样。 还有就是交通与服务没有充足的保障。黄金周期间出行买不到车票,公路交通运输超载超员,这些现象都很正常。再比如说宾馆饭店的服务,平时可能100个服务员足以应对,但是黄金周期间客流猛增至平时的几倍,这样服务的人数和质量就很难保证,所以就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与卫生问题。 刘德谦:我们还应该看到,有的问题正在被克服,比如说交通运输的运力不足的问题、景区景点的拥挤程度问题、景区涨价问题等,比如今年“十一”期间,济南的三个景点要涨价的事情就得到了制止。这些问题在不断适应民众要求中被克服。此外,有些问题尽管还存在,但是每年黄金周旅游者的数量,除了2003年SARS期间之外,几乎年年同比增长在两位数以上。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新京报: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 刘德谦:看起来矛盾,仔细分析,又是有道理的。难得的长假确实是民众所需要的,今年“十一”浙江电视台的调查显示,38%多的受调查者要选择黄金周出游,应该说大家都知道黄金周出游中面临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还要这样呢?因为全家共有的休闲时候实在是太可贵了。从1999年开始大家选择黄金周出游,没有任何人加以引导、建议、鼓励,更不是政府规定,这是民众确确实实自己的选择。因此,我觉得黄金周承载的价值就是民众共同能够安排休闲的黄金假日。 四不变决定未来走向化解难题关键在方法 新京报: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或导致黄金周的取消? 王衍用:我分析,黄金周政策在短时期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或者取消。 首先,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不会改变。发展旅游产业一是为了创汇,二是为了拉动内需。放七天长假目的就是鼓励人们走出去消费。每年利用黄金周时段发展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各项产业,占了拉动内需的很大比重,因而不可能取消这项政策。 其次,人的生物性需求的本能不会泯灭。冬天人们穿了一身厚重的衣服都憋在屋里,一到春暖花开的时令人们就都愿意走出去。二十四节气中不是有个“惊蛰”吗?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动物,也需要走出来抖擞抖擞精神。春天和秋天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合人们外出旅游的,所以这种人类的生物性本能是永远不会泯灭的。 再次,三大节日不会取消。“五一”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十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而春节是几千年传统的节日。既然三大节日不会取消,人们集中于三大节日外出旅游消费就是很正常的。 最后,游客的需求不会消失。一个需求是旅游,另一个需求是旅游时多数人愿意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结伴而行。什么时候大家都有时间?只有靠黄金周。所以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黄金周政策不可能取消。 新京报:面对这些问题,人们该怎么解决? 王衍用:黄金周问题的核心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人流。从长远看,通过带薪休假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可行的;从目前看就是实行大小星期天制度,比如说过每月前三个周周末只休一天,月底集中休五天再形成每月都有一个小黄金周。 从旅游产品上说,一是引导游客到温冷线旅游,不要都挤到热线上去。温冷线照样有独特的风光;二是大力提倡近郊的休闲度假旅游,就地解决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像北京的人们可以选择近郊房山、昌平的一些旅游景点,而不一定非要到黄山、九寨沟去。 旅游经营地怎么办?我建议,第一,旅游经营地延长时间。比如说平时上午8点开门,下午四五点关门;那么黄金周期间,可以早晨6点开门,晚上8点关门。第二,在一天当中,一般游客都是上午9点进门,下午3点出来,那么旅游景点可以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实行正常票价,在其他时间实行门票减半,这样就分散了一部分人流。再有就是旅游管理。比如说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实行对游客单位时间内限量进入景区,保证在景区里的旅游者处于一个基本恒定的状态。针对旅游地住宿紧张的状况,一是利用家庭旅馆和学生宿舍,二是组织游客去旅游地的附近城市住宿。 带薪休假应与劳动者意愿挂钩 新京报:有专家认为应该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来化解现在黄金周制度中的一些问题。 刘德谦:我认为在全国强制推行带薪休假,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因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很多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还是比较低的,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延长节假日时间,有可能提高劳动成本;而提高劳动成本对民众是不利的。民众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有关资料显示,最需要的是提高工资待遇,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人们的这种愿望普遍的更加强烈。如果一味地增加休假,那么工资提高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校我们在比较利弊得失的时候,还是要坚持以提高生产率和民众收入水平作为第一位,而把休假放在第二位。这才是真正关心民众福利之举。 国外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借鉴。比如法国曾一度实行过每周35小时工作制,国家也给了很大的财政补贴,但是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推行。今年三月份,法国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取消35小时工作制,使每周的工时可以在劳资共识的基础上延长,更便于资方的生产安排,劳方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从法国的经验教训可见,关心民众的休息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我们的休假制度。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减少劳动时间时都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再全面地继续减少劳动时间,会是可行的吗? 新京报:带薪休假有没有可能在我国逐步推行起来? 刘德谦:有。虽然我们不能用带薪休假去替代黄金周(因为在我国的《劳动法》中,法定节假日、每周休息日与带薪年休假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统一的,因此不具备替代的可能),但是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推行却仍然是完全可能的。一是现在的政府机关和少数企业,早已经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学校老师的寒暑假也是带薪休假;二是在发达地区,在某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也可以考虑逐步推行。但是带薪年假不应成为强制的、一刀切的让每个地方、每个产业都同样马上实行起来的制度,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逐步推行。我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逐步试行一种具有弹性的带薪休假制度,而且需要注意与有关地区、有关行业的实情相结合,这样才会行得通,才会有价值。世界各国的带薪休假制度都不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而是呈现多样化特征,而且往往是在劳资双方的合同中加以解决,将是否带薪休假与劳动者工资收入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自身消费意愿来决定。 黄金周:新时代民俗与精神大餐 新京报:能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总结一下“黄金周”? 刘德谦:关于黄金周长假期的形成和存在的价值,除了从中国普通民众的角度去认识,从中国的国情去认识之外,还应该看到为了适应这一制度人们已经付出的和正在付出的努力。因此,不仅应该说黄金周利大于弊,而且应该说,其利弊之比也正处在增利减弊的不断变化之中。 王衍用:黄金周就像“春晚”一样,人们对此有很多抱怨,但它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道大餐,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大餐,可以说它已经是一种时代性、现代性的民俗,同时也是国家回笼货币的必需。最后一句话,黄金周利国利民,国家需要,民众也需要,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链接 “黄金周”最初的称呼来自日本。日本每年有一次放长周假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日本一年中的4月29日是绿之节,5月3日是宪法纪念日,5月5日是儿童节,再加上两个周末,这样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长假。 ——《黄金周利弊说和改革中国公众假期六大建议》,王辉耀,新华网10月8日 2005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执行主任张希钦9月22日在召开的黄金周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上说,在不增加假期的前提下,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法定假期与前后双休日“搭桥”,形成三个连续七天的长假,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运用,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科学制度安排。 ——《全国假日办:黄金周七天长假制度安排具有合理性》,雷敏,新华网-人民网9月23日 本版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