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想拿“诺奖”从革除体制弊端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4:50 中国青年报

  作者:文志传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仍然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名字,自然引发一些人的“诺奖情结”。而另一些人则以为“诺奖情结”要不得,说是“诺奖”未必能表明科技水平———其实这是“诺奖情结”的另类表示,只不过埋藏在心底罢了。诸如此类的言论,近年来几乎跟诺贝尔奖揭晓同步,过后也便烟消云散,待到新一轮评奖揭晓,“情结”则再一次
被纠缠。老实说,这类不断重复的老调,没有什么意义。“诺奖情结”有无并不重要,要紧的是反求诸己,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

  几乎与“诺奖”揭晓的同时,有一则被人们忽视的消息不能不说。北京市教委、市人事局上月联合下发《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意见(试行)》,今后33所市属市管高校和成人高校将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这意味着,无论你原来有怎样的职称,有怎样的资历,在聘任制诸多的细则面前,所有人同处一个起跑线,每个人都是普通参赛者,规则是一样的。合同聘任期内,被聘任了才是讲师或教授;否则,什么都不是。

  比起拿“诺奖”,这一举措显然更重要。因为“诺奖”无法一蹴而就,改革现存的科研弊端,恐怕才是当下之要务。

  人所共知,职称评审的初衷,在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不尽合理,今日已经走向反面,尤其是众多的框框条条,已经影响教育、科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发展。

  而今的职称,成了“百宝箱”,与各种各样的待遇挂钩。评职称,成了争“百宝箱”。与此同时,职称也成了“紧箍咒”。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量化指标”,诸如多少部论著,多少篇论文,还有外语水平要求,叫人连喘口气都顾不过来。

  从务实的职务岗位,变成对利益的追逐,职称的这种异化,使得“评”的弊端丛生。一些人凭借权力、金钱、关系等等觅得名不副实的职称。试想,如果职称中充斥着权力型、金钱型、关系型的庸才,能不贬值?试想想,当评职称的积极性只为眼前功利,还有多少人肯坐冷板凳?

  想起小柴昌俊。这位日本人,是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他得奖后谈的感想,让人感到惊讶。他说:“我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毕业的,但东京大学却接受我当了讲师、教授,我非常感谢东大的知遇之恩。”小柴昌俊如果在我们这里,有大学肯接受吗?

  小柴昌俊并不看重考试成绩,他把功夫用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上,当然,这使他难以获得出类拔萃的考试分数。东京大学不以分数高低去评判学生的创造精神,也不以资格深浅来任用讲师、教授,真正做到了让“有为者有位”,其眼光的确是高瞻远瞩,令人佩服。小柴昌俊的话,击中了我们教育和评职称的要害。试想想,在“百宝箱”加“紧箍咒”这种体制下,有多少无权无势的真才实学者被埋没,他们如同当年的毛遂,进不了脱颖而出的“口袋”,还侈谈什么拿“诺奖”!

  取消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北京市属高校此举,其意义不但意味着职称回归到职务本位,更意味着岗位得凭借实力竞争。不敢说此举一出便能摘取“诺奖”桂冠,毕竟这只是举措之一,但这一举措可以让人们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投身到对人类作出贡献的科学研究之中,使创新精神在务实中得到发扬。

  没有制度创新,便没有科学技术创新。我们很有些人具有诺贝尔奖情结,总是对中国得不到此奖耿耿于怀。但是不革除教育、科研体制上的弊端,那么一年一度的“诺奖”,我们只能成为看客。

  而“诺奖情结”则恐怕成为解不开的死结。

    相关专题:2005年度诺贝尔奖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