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没有“生态”,何来“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5: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婷

  “对开发商的要求要无条件满足”———某个著名的旅游开发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

  这个旅游开发区处于经济落后地区,渴望发展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
,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前景堪忧。即便一时赚得了金山银山,很可能会丧失掉绿水青山,丧失掉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全面开发建设和快速发展阶段,遗憾的是,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和矛盾屡见不鲜。为了招揽游客,景区花大力气搭桥铺路、兴修索道、大建宾馆和度假村,甚至不惜破坏自然生态。景区导游对子虚乌有的神话传说讲得津津有味,对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却很少介绍。

  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在金山银山的诱惑下,一些地方生态旅游的走样自然不足为奇。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首要条件是保护好自然资源,这就意味着景区要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并对游客的数量和消费行为加以限制。然而,一些景区管理部门惟利是图,往往打着“生态旅游”的招牌,大肆在景区内开发游乐项目。这是完全背离生态旅游的初衷的。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然而,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来这里进行5年一次的环境监测时,认为景区出现“城市化”倾向,发出“黄牌”警告。张家界市随即启动了以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武陵源拯救工程,花了很大的代价拆除这些建设项目,损失惨重。这样的前车之鉴应该吸取。旅游开发一定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来办,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态”,何来“旅游”?

  最近,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旅游全行业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还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的一些具体举措。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期待着,各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双赢。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04日第十五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