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官员退休后,不妨做“乡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9:31 南方都市报

  媒体思想之十年砍柴专栏

  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退休后,和老伴双双回到了老家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居住,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一个省级高官晚年回乡重新当“农民”,在今天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更难得的是,陈苏厚并没有因此感觉到自己多么高尚,多么了不起,而是感觉到回到乡亲们中间是一种自然而愉快的选择,因为他在老家真正地发挥了余热。

  老陈的选择让人敬仰,但我以为退休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他们怎样度过晚年,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为,并不是一定要用“回乡”这种颇具象征性的行为,来彰显人民公仆“从人民中来再回到人民中去”的政治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退休官员已没有那么多乡村可容他们归田养老。陈苏厚晚年选择的示范意义在于,我们既要坚持现代法治社会的政治规则,让退休官员和过去的权力做一种利落的剥离,同时也应重视我国传统致仕官员的积极作用——成为造福一方的乡贤。

  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官员大多出自乡村,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不管他们游宦多远,官爵多高,他们及自己的儿孙都和故乡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他们的儿孙必须回到籍贯地参加科举,他们致仕后绝大部分回乡养老。这些致仕回乡的官员中间,当然有人成为利用余威鱼肉乡民、左右地方政治的劣绅,但大部分是口碑尚好的乡贤。这和朝廷对退休官员干涉地方政治的防范措施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大多数官员在仕宦时期已在家乡广积田产,回乡后成为衣食无忧的田舍翁,他们的追求就不仅仅停留在积累财富上面,而是在乎身后的评价以及家族的名声,所以有很多退休官员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做兴办义学、救助孤寡、架桥铺路等公益事业,获得乡民的尊敬。

  如今退休官员特别是退休高官回乡“务农”不如传统农业社会普遍,偶尔有一两件都可能成为新闻,如1928年参加红军、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甘祖昌,1957年回到老家江西莲花县当了几十年的农民。其中原因并非今不如昔,而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制度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文官致仕武将解甲,大部分人家乡都有田地归他们所有,回乡当然是一种合乎自身利益的选择。如今城市化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又是集体所有,更因农村户口、城镇户口的差别,让退休的官员普遍回乡已不可能,他们有了一种更适合现今时代的养老方式。

  虽然大部分官员不能像陈苏厚那样回老家做造福家乡父老的“乡贤”,但是,退休高官一样可以在城市里做“乡贤”。只是古代的“乡贤”造福的对象是宗族、村落,现在的“乡贤”造福的对象更多的是城市社区。事实上,现在很多退休干部在街道社区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居民文化建设等很多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许多居委会、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都把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看成该地区的宝贵财富,一些曾经手握大权的退休干部,做社区的普通义工而乐在其中。

  当然,和古代有致仕回乡的官员称霸一方一样,现在也有少数退休干部利用自己的影响,用不正当的方式谋取私利。《中国青年报》曾在《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中报道辽宁阜新市原市委书记王亚忱利用权力余威,侵吞一家民营公司。最近,王亚忱已被刑事拘留。

  对比王亚忱的所作所为,我更感觉到陈苏厚这种退休“乡贤”的可贵。

  (作者系《法制日报》记者)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