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全球化冲击下我们怎样“保卫”春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9:22 南方都市报 | |||||||||
社论 平安夜的狂欢令人瞠目,三岁小童将孔子称为圣诞老人令人担忧。种种现象引起部分人士的忧心,有学者为此发出了《保卫春节宣言》: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这些年来,起源于西方的不少节日,比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似乎获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但由此断言,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式微,却有失轻率。事实上,每年清明节,政府都要为扫墓的人们专门安排公共交通工具;中秋节的豪华月饼包装,也引来了政府部门的关注;至于春节,即将到来的春运大潮,就是春节魅力不衰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中国传统节日也确实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与社会的变迁有关。城市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自然会被人看淡。 尤其是这种变化非常迅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城市很多年轻人就对传统节日中总离不开“吃”感到厌烦。其实,这只是传统节日自然转型的不适应症状而已,并不意味着传统节日将会走向穷途末路。 事实上,东亚其他国家的历史,比如成功地将端午节申请为文化遗产的韩国的历史证明,现代化、城市化本身未必会使传统节日丧失魅力。毕竟,传统节日的礼仪中所蕴涵的很多美好感情,比如家庭观念,亲情,对逝者的怀念,其实都是永恒的,并不会随着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发生根本变化。 但是,要让传统节日依然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国人确实需要做一些事情。因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式的。自20世纪初以来,国人对传统的某些东西抱有一种改变和改造的心态。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发动过大规模社会运动破除节庆风俗、婚庆习俗、丧葬习俗,试图代以新风尚。这种心态绵延不绝,到了上世纪80年代,很多城市禁止民众燃放烟花爆竹。 这种心态和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正是在这几十年间,传统出现了某种断裂。家庭是节日礼仪、风俗的主要载体,而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两三代人,则没有通过家庭把这些传给自己的孩子,从而使他们过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能趋向微弱。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节日文化很快对他们产生了吸引力。 因此,我们的社会确实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但需要明确一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并不是基于文化对抗的心态,也不是要强迫人们放弃西式节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多一些节日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择,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在时间的每个节点上,安顿自己的心情,让生命富有更充实的内涵。 也因此,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应当是纯粹民间的事务。政府的公共权力应当止步于这个领域之外。在这个文化相对开放的时代,民间社会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以多种方式进行努力。比如,有志于这方面的人士可以成立相关协会、促进会,民俗专家可以到更多的地方进行演讲,向人们尤其是向年轻人揭示中国固有节日之美好精神底蕴。相关人士也可以通过文字、行动来影响媒体、引导商家。重要的是让人们相信,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可以充实生命,可以拉近家人的感情,可以让生活有那么一点美好的记忆。 当然,政府也可以为国人过中国固有节日创造一定的条件。比如,政府可以将最重要的几个固有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规定为公众法定假日,这可以提醒那些遗忘节日的公众,方便那些愿意过节的公众。春节的假期也可加以调整,比如每年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五放假,方便人们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