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关注道德建设场景变迁中的“不孝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2:08 东方早报

  文 胡起达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子女三个月不看望父母是否就是“不孝”?是否就可以张榜公布以示“善意提醒”?这是上海南京东路街道推行“不孝榜”制度(《新闻晨报》2006年1月7日)所引发的争议。无论争议的结果如何,在特定事件面前,回应着民众多元化的声音,这至少是让人庆幸的,因为观点的多元化本身就是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一个事件成为民众参与公共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契机,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晨报观点”《让孝道在争议中获得滋养》一文中所体现的“以初衷宽恕手段”的辩论理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所谓“某种程度的积极意义”,笔者认为都是值得商榷的。推行“不孝榜”制度,且不论其是否有违当事人的意愿,是否能经受合法性的质疑,在笔者看来,更为严重的是,它忽视了当代中国已经变迁了的社会场景,不仅缺乏施行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而且也不符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法治取向。

  先抛开三个月不看望父母是否能得出子女“不孝”结论的问题,单就将“不孝”子女张榜公布而言,它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社区)披露和公布信息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有效性与区域的结构特点直接相关。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人们安土重迁,人员流动相当有限,人与人交往的亲身体验以及乡间邻里的口口相传,几乎是评价他人的全部信息来源,进而成为行为选择的判断基础。由于范围的有限性和交往的频繁性,这种非文字化的信息交流手段是实用而有效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为人们在行为道德的善的取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比之下,在当代中国,如果不能说乡土本色已尽数褪去的话,至少也已经不是原来的乡土社会了,或者说已经成了半乡土社会(贺雪峰先生语)。特别是在像南京东路街道这样的现代社区,在笔者看来,则可能从一开始就无丝毫的乡土特点。人员的频繁变动才是其主色调,形同陌路当属司空见惯。在这样的区域内,任何寻求私人化的具体信息并形成文字化的信息交流途径,是极有可能失真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对人评价,其准确性可想而知。

  反观该事件,孝道当属道德建设的范畴无疑,但在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在直面已发生重大变迁的当代中国时,却试图回到历史的旧有场景中探索一种在过去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对现实的应对,这一做法所暴露的,恐怕不只是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如果该事件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的话,也在于为我们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一个思考的良机。

  传统的以宣传为手段的道德建设路径,虽然在效果上可能还有待改进,但其合法性不必质疑。而类似推行“不孝榜”制度的做法,却很难免于在法律依据上的拷问。从这点看,笔者认为,不妨在道德建设的手段上“消极”一点,耐心务实地以提高国民教育的时间,来赢得一个公民道德健康发育生长的市民社会空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