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后广州市民出现恐慌谣言四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09:37 南方新闻网 | |
信息闭塞地震恐慌谣言四起 稍感到一点点震动,广州市民也会觉得“草木皆兵” 广州口述史1976[13] 1976广州口述史,复活特殊年代的特殊记忆。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本报近期将推出相关报道,诚征讲述人和线索。一经采用,支付线索费。 电话:020-87388888;传真:87373419;电邮:guangzhouxw@vip.sohu.com 特约审稿: 黄穗生,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处处长。 高宏的,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搞好地震的预测预防,是贯彻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地震的规律是可以为广大工农兵群众及地震工作者认识和掌握的,这对‘地震不可知论’等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是个有力的批判。只要加强党对地震工作的领导,大搞地震预测预防的群众运动,就一定能攀登地震预报的科学高峰。 ——摘自1976年11月出版的《地震及其预防》” 讲述人:梁国昭 66岁,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广东省地震台网是监测到了。 白云宾馆上设地震监测仪 我当时在广东省地震局工作。1966年3月邢台发生大地震后,全国开始重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广东省成立了地震大队,后来成立了省地震局,建立广东省地震台网。广州市的地震中心台就设在海珠区石榴岗。 唐山发生地震,在广州的人,当然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广东地震台网的监测仪器记录到了。唐山距离北京很近,而且地震的级别非常大,北京的地震监测仪器都“出格了”。 国家地震局根据全国地震台网的记录,确定了唐山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广东省地震局根据国家地震局的通报,结合自身台网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迅速向省委、省革委会汇报。 出版社加印地震知识手册 其实,在唐山大地震前,广东省地震局就专门编印了宣传地震知识的小册子、挂图和画册,还举办了防震抗震知识展览。白云宾馆是当时中国大陆的第一高楼,白云宾馆落成后,我们就在宾馆上放了地震监测的仪器。 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开后,出版社加印了小册子和海报,向老百姓宣传。我们还向老百姓教了一些预测地震的“土办法”,比如观察鸡啊狗啊,是不是突然间都很不安静,水位有没有异常的升高或降低……整体上说,广州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一些市民很恐慌。 信息传播不发达滋生谣言 虽然之前做了一些宣传,但力度还是不够,市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防震。而且,当时的信息传播不是很发达,那时大多数人家没有电视机,有收音机的也不多,更不用说私人电话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了解,大多是听别人说的。这中间就会出现一些无意之间传播开来的谣言。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中国,地震发生确实是比较频繁的。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发生6.1级地震后,就频繁有小地震。在我们专业角度看来,发生小地震是“好事”,说明地壳运动在释放能量;假如不运动,不断积聚能量,可能会变成大地震。而不太了解地震知识的市民,感到一点点震动,也会觉得“草木皆兵”。 三十年后,回头看唐山大地震给广州带来的影响,我觉得政府和媒体对灾情的信息公开要畅通,平时就要多向群众宣传。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群众一定不要恐慌,不要乱套。 ■广州市民反应 中大学生恐慌跳楼 讲述人:余齐昭(72岁,中大退休教师) 听周围的人都说唐山大地震这件事,我最大的感觉是害怕。那时学校放暑假,可以不用上班,我们一家人除了在中大校园里逛一逛,一般都待在家里,广州市区基本是不去了。烧饭做菜,日常生活倒还正常。 白天,我会出去打听一下。大家一见面,就是议论着唐山究竟死了多少人、有多严重,还有就是讨论:广州万一也地震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最好。有人说躲在桌子底下好,有人说躲在床底下好。(笑) 我记得,我买了很多的水、饼干和面包。不敢吃,放着,留着地震真的来了,可以用上。 听说有一个中大的学生,有一个晚上,听到别人大喊大叫了几声,以为是地震来了,从学生宿舍楼上跳了下来。幸好,地震没有来,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了。这段时间维持了十多二十天吧。 广州人不知唐山在哪 讲述人:陆静渊(87岁,小学退休老师) 因为唐山离广州很远,很多广州人都不知道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听说发生唐山大地震了,还有人问:“唐山在哪里啊?是个什么地方?”有些人很害怕,见面就问“那里死了多少人啊”,有一些人就不把这件事情看得特别严重。 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是:我家住在马路边,有一天,大概是凌晨4时,我被吵醒了,打开窗户一看,周围的邻居都出来了,围在马路边上,说是地震要来了。 那天晚上,地面好像有小小动了一下的感觉,我床头柜上一个玻璃做的小玩意“啪”的一声掉下来了。我有点害怕,但心里想着:“不去不去,死了就死了。”当时,我在太平东小学教学。学校也没有派文件下来要求怎么做。开学了,关于地震的谣言还没有散去,学校告诉学生,如果地震来了,不要慌,不要害怕,也不要躲在桌子底下,而是要跑到外面的空地上。不过,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亲历唐山地震(二) 一朝大难永隔阴阳 讲述人:张珍(化名)、童施意 张珍,广东梅县人,唐山大地震亲历者。 童施意,广州人。张珍的现任丈夫。 张珍:三十年过去了。唉。 1976年7月27日。地震的前一夜。天气出奇的热。 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实在热得不行,就出门到楼下散步纳凉了,爱人抱起小儿子走在前面,我拉着大儿子跟着,大家都满身是汗。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热很异常。后来听别人说,当晚还发现有地光。 我是广东人,那时到唐山才不到两年,此前一家人分居三地,爱人在唐山,我在山西,大儿子在广东,1974年我带上大儿子申请调去唐山,一家人才团聚,不久小儿子也在唐山出生了。地震发生时,大儿子六岁,小儿子才一岁。 那天半夜,我从睡梦中醒来,突然觉得喉咙干得像着了火似的,就起床倒了杯水喝。看到小儿子睡了个反转,就过去移正儿子的睡姿,顺便喂了奶。 蒙目龙中,我看到窗外闪过一道红光,紧接着是一道蓝光。突然之间地板就开始摇动了,哐当!哐当!那种感觉就好像疾驶的汽车突然撞到大石头后又掉到大坑里,来回晃了两三下,人一下子就坐不稳了。就那一瞬间,一块什么东西砸在头上,我眼前一黑,就不省人事……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坐在篮球场,身上还穿着睡觉时的背心短裤,右手抱着儿子。那是凌晨五六点吧,天已经亮了。球场上挤满了人,躺着的、站着的,哭声、吆喝声和其他声音搅和在一起。眼前的六栋宿舍楼,已变成了废墟。 童施意:她是被同单位一位姓李的大姐拉到篮球场的。听李大姐说,她家住在三楼,发现她的时候,她的双脚都埋在土里,一只手抓着床,一只手紧紧抱着孩子,眼睛是睁着的,眼神却呆滞,手臂上划了很多道血痕。看样子是随着坍塌的地板落到一楼的,床一头斜插进泥里,另一头离地起码有一米高。李大姐把她拉出来后,几乎是推着她走到篮球场的,她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她真是命大啊,丈夫和大儿子掉下来后,连尸体都找不到。 张珍:空气中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尸臭夹杂着屎尿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地震后的第一天是最艰难的,满目是尸首,满耳是哭声。失去家人的,有谁不哭?有个急性子的男人忍不住破口大骂:“哭什么,只会哭,先把人找出来要紧。”哭到第二天,大家眼泪都流干了,只剩下一片哽咽声。 地震后第六天,我和儿子被安排乘飞机到山西太原治疗,我终于离开了唐山。 后来我改嫁了,来到广州定居。唐山的事情一直都瞒着小儿子,直到2000年他大学毕业,才告诉了他,两人相对着又哭了一场。那时离唐山那场地震,已过了24年的光景。 图: 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昭展示当年出版的宣传地震知识的小册子。 唐山地震亲历者张珍(化名)向记者讲述灾难经过。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