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考博不成活”的生存语境与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7:10 国际在线

  作者:邓海建

  10月9日《中国青年报》消息:大学青年教师成考博主力,博士学位功利性突出。实际上,近几年高校教师考博热愈演愈烈,据报道,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有1010人争夺300个博士名额,而报考者中高校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上海某著名高校一文科学院的副院长告诉记者,在今年报考该学院博士的考生中有2/3以上是高校教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 ·柏林格说“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但是很遗憾,当梦想与希望渐次兑现成学历狂热和制度江湖的时候,早已使得高校教学科研中“十年磨一剑”的踏实学风成为一种不识时务的傻子哲学。联想到“阿忆叫苦”事件和“北大教授买房团”事件,我们不难窥见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语境。在“年薪十万聘教授”、“年薪百万聘院长”的新闻花边背后,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在制度钳制与机会失衡前诡异而多舛,已然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考博不是坏事,基于生存发展意义上的考博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群体性大规模地“不考博不成活”就值得我们深思——都去考博了,教学呢、科研呢、梦想与希望呢?

  当青年教师带着精英梦想投入高校工作时,“体制序列”和“达标长征”无疑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如果把高校教师比作金字塔,那么此塔自上而下分别是院士、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而组成坚实塔基的正是最底层的助教和讲师——从社会学而言,井然有序的阶层流动是社会规律使然,但在功利内趋下的急速奔涌则会带来整个序列构架的失范,在这个“江湖”中,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旨归的大学精神理应优于“考博”动力——事实恰恰相反,在这种严密机械而又逼仄狭隘的序列下又生成了“项目申报、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等的制度群,这使得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都得经历一堆堆数字考验。不少热血青春就虚耗在无穷无尽的“达标长征”里——“不考博不成活”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论说到底:这些在资质门槛上挣扎的“学历丫鬟”,表面昭示着青年教师的生存语境、制度困境,但背后的最深处,谁说不正是寓言着高校行政色彩极浓的现有管理模式、以及高校教师身份和学术尊严在大学成长中的时代性错位呢?

  制度动力是重要的,但制度设计不能为了“动力机制”而走上“超速”道路——“不考博不成活”无异于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它在调动高校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走上了“学历主义”的歧路。“不考博不成活”后悖论让人警醒——优秀青年教师的高校资源配置中要抵达评价机制中的公正平衡难道只能找到“学历出口”?这种导向本身显然悖逆了人的差异性,就如同所有的学校不可能都定位为研究型国际型一样,“博士”不可能是所有高校教师的唯一生路吧。当年在燕圆在延安讲学的那些鸿儒,有多少披着博士服、带着博士帽呢?

  综观时下高校的浮躁与舆论的诟病,学术或科研的“感冒”往往伴随着考核评价体制的量化之风、滞后之势,而“不考博不成活”背后高校青年教师生存语境与悖论则让我们再次缅怀与反思走失很久的“大学精神”和真正意义上的“师道尊严”。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