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湾花20年改善游客形象(告别陋习 崇尚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0:05 环球时报

  大陆“十一黄金周”结束后,不少媒体相继报道了大陆游客的不雅行为。其实,台湾民众在出外观光早期,由于不注意生活习惯及不熟悉国际礼仪,也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但在国际上饱受批评,甚至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此后,当局用尽宣传与教育等各种手段,经过20年的努力,台湾游客的形象已经大为改善。

  “台客”暴发户的“恶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腾飞,土地与房屋价格的上涨使台湾在短期内冒出大批“田侨仔”,即所谓的暴发户。他们与辛苦积累财富的中产阶级不同,由于有钱有闲,加上当局大幅开放民众出外旅游,这批“田侨仔”成为最早出外观光的一批人。那时台湾人出去旅游,几乎都是跟着旅游团走,去日本和美国当然很常见,而最流行的路线则是欧洲11天8国游,包括英、荷、比、法等国。所到之处,他们无不疯狂购物。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展现台湾经济实力的大好机会,没想到却成了国际媒体重点报道的“笑话”。

  总结起来,台湾游客的“恶行”基本上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一是把原本的不良习惯带到其他地区,如当街吐痰、大声喧哗、喝酒闹事、不排队、随地乱丢烟蒂垃圾等,还有的人披着浴袍、围条浴巾、穿着拖鞋在饭店里来回走动,让讲究穿着礼仪的西方人目瞪口呆。当时,台湾某报曾有一个“老外看中国”之类的专栏,其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老外对于台湾人吃槟榔的看法。台湾人爱吃槟榔、乱吐槟榔汁,走在路上可以随地乱吐,坐在车里也可以开窗伸头一呸,搞得随处可见鲜红的槟榔汁。不明就里的外国人都纳闷:“台湾人怎么成天在吐血?”

  二是由于对现代化生活用品不了解闹出不少笑话。当时在台湾游客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欧洲旅馆大多在抽水马桶旁装有一个下体冲洗清洁器,供宾客方便后冲洗下体。但是,台湾游客当时却不问青红皂白,有的把它当饮水器,有的把它当洗手台,西方人对此极为鄙夷。

  三是暴发户行径令人反感。不少台湾游客到了商店买东西颐指气使,动不动就责骂店员,许多欧美国家形容他们的“购物哲学”是“拿一大把钞票,只问贵不贵、不问好不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博物馆参观也要问一句展品值多少钱。对他们而言,观光不是去看各地的风土人情,而是炫耀自己的富有,所以当时有到欧洲大买名表的“劳力士团”,有专门在东南亚横行的“买春团”,甚至有特意到灾区去看灾难现场的“灾难观光团”……

  不过,在一些地方他们又处处贪小便宜:在旅馆内、车船上和饭店里,只要能拿的东西,他们都能面无愧色地拿了就走,好像那些都是他们家中的物品。毛巾、茶杯、肥皂盒……这些被“打包”回家倒还可以理解,更绝的是,有一次台湾旅行团过海关时,海关人员发现某人的行李有一件怪怪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救生衣。原来游客搭了观光船后,还“费心”地把座位下的救生衣带走。

  “别让嫦娥笑我们脏”和“禁烟”深入人心

  当时,岛内外把这些台湾游客称为“台客”,有的国际级饭店为避免影响自己的声誉,吓跑其他客人,甚至明确表态不接待台湾客人。世界知名的《读者文摘》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更是数度刊出类似报道,使得“台客”在国际上声名狼藉。这也促使岛内有识之士开始反省:同样是花钱不眨眼的大户,在外守秩序有礼貌的日本游客大受欢迎,台湾游客却被歧视,台湾不应沦为海内外的笑柄。

  当时,一位美国在台留学生曾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人有人情味但缺乏公德心,导致在社会生活中时常有不顾社会公德的行为出现。这篇文章在岛内引起极大反响,台大学生特地发起了“生活自觉运动”,民众心中开始埋下了“生活自律”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台湾当局和民间团体又倡导了十几项运动,像“请勿随地丢弃果皮”、“勿随地吐痰”、“说话讲礼貌”、“上车请排队”、“拒吸二手烟”、“别让嫦娥笑我们脏”、“不二价运动”和“微笑运动”等,共同组成了台湾的新形象运动。其中“别让嫦娥笑我们脏”运动,是由当年的“行政院长”俞国华的夫人董梅真提出的。台湾人喜欢在“中秋节”边赏月,边烤肉。每次完毕,公园就像历经浩劫般,留下众人践踏的足迹与满地垃圾。“别让嫦娥笑我们脏”就是倡导留下快乐的足迹、带走恼人的垃圾。20年来,这项运动逐渐演变为“垃圾不落地”。马英九当选台北市长后,更进一步朝“丢垃圾要付费”方向发展,即无论家庭或商店处理垃圾,都得花钱购买专用垃圾袋。台北街头很少看见公共垃圾桶,虽然很不方便,却保证了道路清洁。

  另一项深入人心的运动是由董氏基金会倡导的“禁烟”,不少艺人参与其中。1990年底,罹患癌症的音乐人薛岳倡导尊重生命,此后,民间公益广告被允许在电视台免费播出。1992年,基金会发行“拒烟身份证”,并由艺人带头喊出“我X岁,我不吸烟”的口号。台湾领导人也亲自出马,2500人共同拍摄了“向烟说‘不’”公益广告。后来,又邀请功夫巨星成龙担任“国际拒烟大使”,为“拒烟”与“抽烟”勾勒出“好”和“坏”的具体形象,让吸烟者懂得尊重不吸烟者的权利。经过多年努力,台湾“立法院”于1997年完成防治烟害的立法,2000年开始对香烟征收“健康福利捐”,并专门用于烟害治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台湾重塑形象工程基本上都是由民间团体带头发现问题,媒体负责向民众不断灌输新的观念。其中宣传活动进入校园,更是民间运动摸索出的最有效渠道。要知道,小朋友最听老师的话,通过孩子把“上车不争先恐后”、“礼让老弱妇孺”等观念带回家影响父母,比靠警察维持秩序更有效。其他像“环保”、“动物保护”,甚至“反贿选”运动,也都是先通过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由学生影响家长。在此过程中,当局在幕后给予了强有力支持,制定了不少措施,像随地吐槟榔汁将被罚款新台币3000元(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

  抽烟会先问“你介意吗”

  现在,台湾年出外旅游人次高达六七百万。加拿大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台湾游客年龄逐渐降低,平均30—39岁之间,他们非常喜欢主题之旅等较有深度的旅游方式。早期习以为常的加塞、买“黄牛票”等陋习,已经基本绝迹;吐痰会用纸包着,抽烟前会先问“你介意吗?”……

  但是,一些陋习仍然没有杜绝。不少台湾人喜欢到太平洋国家帕劳观光,那里气候景色俱佳,岛上有自然生成的水母湖。但是一批批台湾游客到来后,不但喧哗吵闹、乱丢纸屑、污染环境,还有人在游览水母湖时,把美丽的水母抓出水面,拿它当水球打水仗,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帕劳政府差点宣布台湾游客为不受欢迎的人。

  只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花了20年时间改善游客形象,但仍然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可见,告别陋习是一个多么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 孙香兰 本报特约记者 赵 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