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慧眼只识一颗“珠” ?(人民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1:5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按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够厚重了,祖宗的衣钵,尽够子孙们分享了。但是,抢“祖宗”的事,还是层出不穷。先前有过数地争夺“诸葛亮”,有过“梁祝”蝴蝶纷飞四地,如今,又有四个县抢起了“水浒游”的资源……

  一碗文化粥,大家争着往自己的嘴里舀,还真能津津有味?一颗文化“珠”,引得群龙争噙,不搅得玉散珠沉不罢休!把个月白风清的雅事,弄成了焚琴煮鹤的荒唐!看似地

方官员们,都高山流水地成了文化和古人的知音,殊不知,这么多的“不约而同”,恰恰暴露了其人其地文化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捉襟见肘。

  能和三国、水浒沾上边儿的地界儿,一向是泱泱华夏问鼎逐鹿的所在,将历史烟云略一淘挖,稍加梳理,就能惊外人一个跟头。如今流行说城市“名片”、县域“名片”,名片也得讲究个性,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品味;而四处都拿一百单八将说事儿,也嫌苍白。

  事实上,诸葛亮只是古代蔚为大观的贤人志士之一,而梁山好汉也只是汪洋般落草的绿林好汉中的几滴水而已。他们的醒目,不全在他们的自身,更在于有罗贯中、施耐庵们代为鼓吹,不但使之千古扬名到今朝,还能竭尽余热荫庇子孙。

  那么,我们今天就不能学一学罗贯中们的本事,也发掘一下尚未“显达”的列祖列宗?或者,我们不必非从故纸堆中翻寻,而重扶热土今日的绰约风姿?

  文化的创新,文化的不绝如缕,一定不在于挑几杆古人的大旗,而在于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底气和自信,有没有对民族文化真正的鉴赏和判断能力,甚至还包括,我们对今天的中外游人的品味,有没有精准的估价。如果都没有,一张自以为古色古香,却千篇一律的名片递出,真的就会得到预期的欣赏和关注?

  其实,慧眼争识一颗“珠”的现象,并不只发生在地方。且看这些年电影大腕们拍出的“大片”,也不乏此类现象。导演走马灯似地换,表现手法貌似花里胡哨,但不变的,是那些“永恒”的主题:层出不穷的阴谋、无所顾忌的杀人……仿佛中国的祖先们,都视阴谋杀人为不亦快哉之美事。如果只有个把大片如此,情有可原,但倘若大导演们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个个都英雄所见略同,只取这一瓢饮,他们的胸襟与见识,是否也该让人质疑?

  不过,他们对那一颗“珠”的包装,可就远比争抢水浒、三国的县市们精美得多了。气魄也让小地方望尘莫及,动辄上亿元的巨资投入,将这颗“珠”精心炮制得光彩夺目,雅俗共赏。可是,它的票房越高,它拍得越是摄人心魄,越让人起急:我们推介的,就是这样的“中华文化”:阴险无情、嗜血杀人?

  如果仅仅是一部电影,也就罢了。但据称人家是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宏愿的。就算他们没有,影片一出手,外人可就从里面管中窥豹了。而真正的中华文明呢,那些国人骨子里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温良恭俭让,又该如何体现?

  这个问题,比互不相让地争夺一颗“珠”更重要。

李泓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