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切实做好省市党委换届的各项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4:02 大河网-河南日报

  今天,我们请各省辖市的主要负责同志来召开这个重要会议,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心同德、强化责任,切实做好省市党委换届的各项工作,把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好。借这个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怎样看待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深刻认识、全面分析河南面临的形势,是我们搞好决策、制定政策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也是我们开好省八次党代会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省八次党代会是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省420万共产党员和9700万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开好这次大会,圆满完成大会的各项任务,不能脱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看待,不能脱离党委的中心工作来把握。全省各级党委和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全面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这是我们做好换届工作乃至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当前是河南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当前的好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大转变。主要表现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奋,改革的意识、开放的意识、发展的意识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全省上下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破除各种阻碍中原崛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闯出了加快发展的新路子。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对于河南如何发展特别是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快又好地发展,全省上下思路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明确,举措更加明确,这“三个明确”,都表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有了大转变。

  二是经济大发展。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远的不说,近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时还解决不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现在河南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去年总产量突破900亿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每年可以向省外调拨200亿斤粮食。今年夏粮总产又增长9.4%,再次实现夏粮小麦亩产、总产量双创历史最高水平,夏粮总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这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更高层次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的同时,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五位,实现了由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向经济大省、工业大省的转变,跻身全国经济大省的行列。这对河南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河南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走出一条在较短时间内把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的内陆农业大省建设成为经济强省的发展路子。

  三是生活大改善。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3%,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幅。河南有近1亿人口,这是河南最大的省情,也是最根本的省情。作为有近1亿人口的大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是来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这是几届党委、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

  四是党建大推进。经过全党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省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程度在提高,执政能力在增强,党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进。虽然我们党内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个别腐败分子,但真正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的是我们的党组织,是我们这支党员队伍。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党,我们这支党员队伍是世界上最好的队伍。中国如果没有共产党,河南如果没有400多万党员带领全省9700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就不可能有当前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些话,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反复讲、理直气壮地讲。

  五是形象大变化。近年来我们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河南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些糟蹋河南人的顺口溜里的形象。现在河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一个人口大省,而且是一个经济大省,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河南,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稳定的、真实的河南,是一个不断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河南。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河南要用发展赢得尊重,现在看这是非常正确的,改变河南形象靠嘴皮子说是不行的,靠“化妆品”在脸上涂抹也是不行的,最根本的是河南要发展起来。这次在郑州举办的200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上,很多人对河南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过去外界关注的都是河南的阴暗面,现在关注的是河南发展得很好、发展得很快,关注点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样的变化很重要,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过去对河南的印象。现在,河南在外界的形象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河南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省,一方面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仅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省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且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更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随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一些不稳定因素进一步显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中原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只有辩证地、全面地、深入地看待形势,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一个能够驾驭全局的领导者。

  二、怎样看待中央领导对河南的希望和要求

  近年来,到河南来视察指导工作的中央领导很多。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如何看待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视察时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去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视察,听取我们对“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意见,就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调研,同时也代表党中央对河南的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了河南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肯定了河南近年来的工作,对河南“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一是对河南的地位作了明确的表述。他指出:“河南地处中原,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地区之首,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对河南这几年发展的肯定。胡总书记说,你们提出了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化、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符合中央的精神,符合省里的实际,符合全省干部群众的愿望。胡总书记还鼓励我们说,这次到河南来“感受到了中州大地发生的可喜变化”,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潜力很大。三是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总书记提出,“希望河南的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努力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并明确要求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视察,代表国务院对河南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河南的地位,温总理强调“河南是个大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明确地提出了“五个第一、两个大省”的评价,即: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劳务输出大省、粮食转化加工大省,这五个方面都是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又是经济大省、工业迅速发展的大省。二是关于当前河南发展的形势,温总理指出“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以来,河南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是好的。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三是关于河南下一步的发展,温总理明确要求河南“抓住并用好难得机遇,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从河南的地位、发展现状、下一步如何发展三个方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了重要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这两个重要讲话,是经过字斟句酌、深思熟虑、全面权衡以后讲的,是对河南工作非常明确、极端重要,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要指示,是河南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直接关系到河南未来发展的大局,关系到9700万河南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整个事业发展的全局。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河南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河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极其重要。那么,如何看待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河南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用历史的眼光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中央的希望和要求是在全面考察、科学分析、深入研究河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河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省份,固然是因为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固然是因为河南历史上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固然是因为河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河南在近代历史上发展相对滞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个难点,困难很多且影响很大。河南的困难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就会影响全局。中央领导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眼光下,对河南的地位、对河南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用全局的眼光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河南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能不能把占全国十三分之一人口的地方发展好、管理好,直接关系到全国十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根本利益,而这占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民生活能不能有效改善,直接关系到全国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十三分之一人口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就会把全国的发展推上一个大台阶;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拖全国的后腿,把全国的发展拉下一个大台阶。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局的位置上举足轻重,如果这个腹地不稳定、不发展、不富裕,其影响会比边远地区更大。所以中央从全局考虑,对河南提出了很高的希望和要求。

  三是用发展的眼光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中央在提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又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表明中部地区已纳入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中部能不能崛起,关系到我国发展的全局,关系到能否最终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河南能不能崛起,则直接关系到中部地区能不能崛起。因此,要使我国全面协调地发展,就必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而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着力解决河南的问题。河南的人口相当于中部有些省份的两倍,经济总量也相当于中部有些省份的两倍,用发展的眼光看,河南必须更好地发展、重点地发展。

  四是用关怀的眼光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河南是一个穷困的地方。这个穷困是历史造成的,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在近现代。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如何尽快改变河南的穷困面貌,使河南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呢?中央要求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我们提出“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六句话的总体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都全文引用,认为这个总体要求很好,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河南真正成为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这中间浸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9700万人民的一种希望、一种关怀、一种感情、一种厚爱。对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就是要不辜负中央的要求、期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通过改革、发展、稳定,把中央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对我们的深厚感情和无比关爱,真正变为9700万人民能够享受到的福祉。

  我们召开省八次党代会、进行换届工作,要贯彻一个精神,就是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我们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使之成为全省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自觉行动,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希望和要求、关怀和厚爱在我们手里变成现实,决不能落空。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也是全省人民的愿望,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因此,为了实现中央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必须把省八次党代会开好,必须把换届工作搞好。

  三、怎样看待9700万河南人民的愿望和期盼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多次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9700万河南人民对我们的愿望和期盼,是我们进行决策和部署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不了解群众的希望、要求、愿望和期盼,作出的决策就不符合实际,就会缺乏针对性,就会失去群众基础。

  那么,9700万河南人民的要求和期盼是什么呢?总的说,迫切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带领他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尽快富裕起来,社会更加稳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感到高兴、感到满意。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的要求、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要开好省八次党代会,谋划好、决策好、部署好今后五年的发展,必须体察群众的愿望和期盼。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反映人民的意志、符合人民的心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多做对人民群众有益有利的事,多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才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实现好河南人民对我们的期盼,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今后五年我们确定什么样的思路和目标、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样的举措,都要建立在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在深刻领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之上,建立在很好地体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之上,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坚持“三化方针”。“一个目标”就是要推进中原崛起;“两大战略”就是中原城市群率先崛起战略和沿边城市开放开发战略;“三化方针”就是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加快中原崛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总之,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符合实际和规律的政策措施,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好9700万河南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盼。

  四、怎样看待这次党委换届工作

  党委换届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省这次党委换届,与以往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集中的换届。这次党委换届是省、市、县、乡四级在一年内进行,是一次全面的换届,是一次集中的换届,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历史上没有过,既需要对换届时间、人事安排统筹考虑,又要考虑与人大、政府、政协换届的衔接。二是创新的换届。之所以说是创新,是因为有了新的要求、新的举措,就是要在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次换届在班子配备方面有很大改进,副书记只保留一个,常委职数要减少,党委、政府之间要增加交叉任职,这涉及到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大变化,无论从改革的力度看还是从涉及的范围看,都是一次很大的改革。三是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的换届。这次换届把扩大民主贯穿全过程,在提名、考察、选举等环节都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的新举措,民主推荐的程序增加了,民主推荐的范围扩大了。四是新世纪新阶段进行的换届。这次党委换届,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和组织的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换届,也是我们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进行的一次换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省、市党委换届,所面临的形势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提的要求也不一样,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途径,开创新局面。这些特点,决定了这次换届难度大、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方法做好这次换届工作。我省前段时间进行的县、乡党委换届,贯彻中央决定很坚决,做到了在保留一个副书记职数方面一步到位,改进了民主推荐和考察的方法,体现了改革的精神,而且总体平稳。县、乡党委换届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省、市两级党委换届更重要,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任务更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做好。

  关于召开省八次党代会的有关情况,我专门向中央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听取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我省工作特别是换届工作的重要指示。从目前情况看,河南很可能是全国最早进行省级党委换届的省份。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河南一定要把这次党代会开好,这不仅仅是河南的事情,而且事关大局。希望大家一定要从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这次省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换届工作做好。

  为切实做好这次省、市党委换届工作,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讲党性。讲党性是开好党代会、搞好换届工作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员办事情必须讲党性。在换届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当前,省、市两级都面临换届,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讲党性、正确对待自己进退留转的问题。个人有一些想法很正常,问题在于不能把自己的进退留转看得高于一切。我觉得,把自己的进退留转看得过重、想得过多,既影响工作,又给自己增添烦恼,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精神和谐。进退留转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自然规律,从古至今始终是这样。对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队伍很大,干部队伍也很大,符合领导干部条件、具备提拔资格的同志很多,但领导职数毕竟有限,而且是个宝塔形的结构,越往上位置越少,有人上就有人下,有人进就有人出,也不能说进的水平就高、不进的水平就不高,进的成绩就大、不进的成绩就不大。要认识到,进是为了党的工作,不进也是为了党的工作。有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遭受挫折甚至犯错误,很不值得。检验党性强弱,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否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进退留转。不论在什么级别、什么岗位,要更多地想一想,自己为党和国家做了多少事情,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奉献。我们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是党和人民对我们极大的信任,没有党和人民,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市委书记、市长管理着几百万人、上千万人,位置很重要,责任很重大,要更多地考虑怎样为党和人民做事情。我们作为共产党员,是党的人,就要听党的话,把自己交给组织,服从组织安排,接受组织考验。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带好一个班子、一支队伍呢?又如何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呢?因此,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正确地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

  二是要顾大局。这次换届改革力度大,有一些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提拔机会减少了、难度增大了。比如,减少副书记职数,减少常委职数,增加交叉任职,提拔的机会也就减少了。省里是这样,市里也是这样,而且现在的程序也比过去复杂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又增加了提拔使用的难度。但是我们要顾全大局,积极支持换届的各项改革举措。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候选人推选过程中要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考虑民意,如果不这样做,扩大民主、推进改革就成了做样子了,那就是欺骗民意了。我们要积极推进党的干部制度改革,这就是大局。大家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识大体,顾大局,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党的干部制度改革。

  三是要守纪律。换届工作要圆满成功,纪律是保证。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严守换届人事工作纪律,做到“四要四不准”,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第一,要服从组织原则,不准搞非组织活动。个人要服从组织,下级要服从上级,地方要服从中央,这是党的组织原则。对哪一个干部有意见,要揭发举报,可以向省委反映,向纪委反映,也可以向我反映,直至向中央反映,我们都欢迎。但是举报要心胸坦荡,对党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对被举报的干部负责,不能采取非组织活动。我们坚决反对采用写小字报、散发传单的形式反映问题,这是不正当的行为,不是举报是干扰,我们决不能形成这样一种坏风气。第二,要维护班子团结,不准互相拆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出干部,团结才能出成绩。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决不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甚至破坏团结,影响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要严守换届纪律,不准拉票贿选。拉票贿选,败坏了风气,带坏了班子队伍。如果我们这一级的干部都这样做,下面该怎么办?要坚决杜绝拉票贿选这种庸俗的现象出现,要相信组织上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干部会妥善安排任用。在这次换届中,如果有人请吃拉关系,或采用其他渠道在下面拉票,请及时向省委、省纪委反映,我们一定严肃处理。第四,要坚持正确引导,不准传播小道消息。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一到换届时就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在这次换届推荐过程中,我们的原则是,在被推荐者都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尊重民意,同时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各级领导干部不能讲不负责任的话,对于小道消息和谣言,一不能信,二不能传,三要做好正面引导,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好的榜样。

  四是要负责任。市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地换届工作负全责、负总责,也要对确保省委换届的顺利进行负责,我相信大家能够负起这个责任。要按照中央要求,按照换届工作的程序,按照广大干部、党员的意愿,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好换届工作。要通过这次换届,真正换出干劲,换出团结,换出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这次换届工作对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是一次考验,不管处在哪一个层面,处在哪一种情况,都要负起责任来。不论怎样,只要还在工作岗位上,干一天就要负责一天,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要鼓实劲。省八次党代会要总结过去五年,部署未来五年,谋划发展,选好班子,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以开拓进取、认真负责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迎接省八次党代会召开的各项工作。要鼓实劲、求实效,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下工夫,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把智慧用在干好工作上,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开好头、起好步;要认真排查和化解各种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谐;要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出事故尤其要确保不出大事故,努力为省、市党委换届创造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把这次党代会开成一个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大会,开成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开拓进取的大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努力构建和谐中原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做好省、市党委换届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不断推进中原崛起的伟大进程;如果工作疏忽大意,不负责任,甚至出现一些失误,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做好省、市党委换届的各项工作。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市委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省、市党委换届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②8

  徐光春

  (本文根据徐光春同志9月5日在省辖市市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发表时作了文字上的处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