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成了劣质产品的“销废”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4:30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农村成了劣质产品的“销废”市场

  工商展示查获的问题食品。

  本报海口10月10日讯(记者 李灏 摄影报道)过期陈化粮加工成的儿童膨化米糕棒;色素严重超标的羊排肉、豆腐干;二氧化硫超标的饼干果脯、质量不合格的饮料酸乳、油

盐酱醋……今日上午,海口工商局龙华分局新坡、龙泉工商所联合在新坡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向当地群众介绍如何鉴别假冒伪劣食品。

  在现场,被工商部门刚刚查获的大批假冒伪劣食品让人吃惊,据介绍,劣质食品从城市流入农村市场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打击流入农村的劣质食品已迫在眉睫。

  城市下架食品流入农村

  据介绍,目前,国家已将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奶制品、调味品、茶叶、饮料、罐头、方便面、速冻食品、冷冻食品等15类食品实行准入制。即上述这些食品必须有QS(质量安全)标志。海口市内的大小超市、商店、批发店都已要求不准销售没有该标志的产品,如果发现此类产品,要立即下架。

  随着城市打假力度的增大及市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在城市已无藏身之处,一些不法商贩就将眼光转向了农村市场,不少劣质产品开始大批量流入乡镇农村市场。

  据了解, 近期来,龙华工商局新坡、龙泉两工商所在新坡镇、龙泉镇的乡村市场上,查获了大批没有QS标志的不合格食品,其中尤以儿童食品居多。

  经过进一步检测,发现这些食品有的色素或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有的是陈化粮加工而成的,有的则是不合格的饮料、乳品等。更有甚者,明明是海南当地小厂生产的儿童小食品,却通身看不到一处中文标识,全部是看不懂的外文,成了不折不扣的“假洋鬼子”,欺骗消费者。此外,还有更多的诸如鞋子、衣服、生活日用品等多为“三无”劣质产品。

  记者从省工商局获悉,从去年开始,工商部门从乡镇市场上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数量呈上升趋势。去年,全省伪劣商品打假案例中,来自乡镇农村的个案占43%左右。今年以来,省工商局派出商品(食品)流动检测车,对东方等六市县乡镇市场的食品进行检查,所抽检的44种小食品竟全部不合格。说乡镇市场快成了“销废”市场,一点都不为过。

  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今日上午,在宣传活动的现场,不少群众拿着展出的劣质食品,不明白究竟哪里不能吃。对此,执法人员进行了反复讲解,指出辨别优劣的方法,但还是有不少群众不以为然。一位老人还激烈地和执法者争论起来,他坚持认为,只要价格便宜就会有人买。

  对此,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乡镇农村中,农民朋友缺乏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辨别知识。同时,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买商品只看价格,不问质量,导致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大行其道。特别是一些假冒伪劣食品,对群众的健康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海口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经常举办类似普法下乡活动,给农民朋友更多维权、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下乡普法活动应有更多职能部门介入,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乡镇食品检测能力薄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乡镇农村,相关监管部门对市场上食品质量的检测能力非常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来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检测又跟不上,群众维权就更困难了。”一位执法人这样对记者说。

  在活动现场,一位老农拿着瓶“三无”豆腐乳问到哪里才能检测产品的好坏,执法人员指出,要送到海口或省质量监督部门。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乡镇农村来说,很少会有农民朋友为一件食品而跑到海口来检测。一位群众说,如果乡镇有现成的检测设备,他们就可直接来检测,检测有问题的话,谁还敢买这样的食品?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不少乡镇一级的工商、质监部门由于缺乏检测仪器,只能从产品包装外观上来判断起好坏,怀疑有质量问题的商品,要送到上一级检测部门检测,上一级部门还要跑到省里去复检,大大影响了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一些业内人士为此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乡镇农村检测设备投入,让农民在当地就能及时检测买来的商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