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精神病人做的包 大家争着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4:4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我市昨举行“世界精神卫生日”大型主题活动

  “我要这个珠包!”“我也要一个!”昨天上午,我市“世界精神卫生日”大型主题活动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四医院)举行,由精神病人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义卖掀起了活动

的高潮,来宾们在欣赏件件精致、美丽的工艺品之余,纷纷解囊,买下看中的物品。

  义卖

  献爱心大家争着来

  上午,“康乐之家”的医务人员一把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摆出,就引来病人、家属、来宾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围观,珠子穿成的包包、十字绣装饰、五彩斑斓的艺术挂帘、小巧精致的手机链……件件让人爱不释手。“这个好看!送给妈妈正好。”来自建教所的赵女士掏出60元,买下一个黄绿相间的手提包,和她同行的严女士一口气买了两个珠包,还不住称赞:“做得真好!”年轻的魏小姐则被一副米白色帘子底、配以紫色蝴蝶兰的艺术挂帘吸引,她一边掏钱一边说:“这是义卖,就当献爱心吧!”不一会儿工夫,就卖出21件作品,收益715元。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毛文君说,义卖所得将反馈回“康乐之家”,用于购买病人制作手工艺品的原材料。

  呼吁

  给精神病患者更多关爱

  这边义卖卖得欢,那边,精神病康复病人和医务人员也玩得开心,抛球、猜谜、转呼啦圈……末了,医患人员相携登台演出,有器乐合奏,有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手语的,有跳健身操的,温馨的场面就像是一个和乐融融的大家族在聚会。

  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培毅说,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向公众普及和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的有利时机。通过这些宣传,不仅促进大众对精神疾病的理解,也希望消除大众对精神病及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大家庭。

  据了解,市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市有44%的精神病患者没有经济收入;56%的患者没有医疗保险,在发病及病情康复时不能及时到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就诊;还有13.3%的患者处于无家人看护的状态。

  警醒

  重视“心生疾病”

  昨天,医务人员还举行了大型义诊咨询活动,记者看到,在各种与精神疾病相关的专业科室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心生疾病科。据心生疾病科主任王洪明介绍,心生疾病科是今年6月份才新成立的,就目前来说,只对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过治疗,但实际上,心生疾病的范围很广,冠心病、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哮喘等都包括在内。原来,这些疾病的发生以及病情的发展与心理、情绪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如高血压患者长期心理压抑、不能排解,他的血压肯定高居不下。王洪明说,如果这些患者的病情长期不能缓解,不妨到精神门诊看看,咨询咨询心理医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报记者王眉灵摄影张全能

  八里庄社区:成立全市首个“精神关爱中心”

  (记者 蒲兰 实习记者 吴丹)“今后大家有啥子委屈、烦恼、痛苦,欢迎到‘精神关爱中心’来,把精神垃圾统统倒掉!”昨天是第1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由八里庄社区和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联合打造的,我市首个社区关爱中心正式成立,社区将和医院联手构筑一个让居民可以放心倾诉、释放压力,让精神病患者得到更多关爱的精神乐园。

  患病30年关爱让他健康起来

  整洁的衣着,温和的笑容,和邻居们亲热地打着招呼,谁也看不出50多岁的李济(化名)是一个患病30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在李济楼下的叶素琼婆婆告诉记者,李济20岁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几十年来他一直独居在八里庄社区一座老式居民院里,而且一年中总有几个月要在医院中度过。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李济的情况后,便和医生一起到李济所在的大院里,挨家挨户给居民们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对精神病人给与更多关爱。

  2004年,李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出院。这时,邻居们开始逐渐接纳李济,进出大门大家不再绕开他,见了面还和他亲热地打招呼、开玩笑。叶婆婆更是每天都要到李济家里去转转,帮他打扫卫生,提醒他剪头发、修指甲,几乎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近两年,李济没发过一次病,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而且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恢复情况非常好。

  建精神乐园享受心理健康

  “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需要精神上的关爱,成立这个精神关爱中心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有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八里庄社区书记廖正华介绍说,精神中心的活动将由社区和成华区第四医院联合开展,昨日,医院为社区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发放了爱心救助卡,患者凭卡就诊可以减免部分治疗费用。此外,医生还会定期到社区各个居民院落,为居民讲解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同时,关爱中心还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由医生轮流值守,居民随时都可以到咨询中心倾倒内心的“精神垃圾”。

  让精神分裂病患者感受关爱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在全国率先设立心理疾病重症监护室

  (记者 张艺)“精神分裂病人必须全部隔离,不仅家属不能见,病人也必须全部隔开,否则就要出乱子。这是很多市民的普遍想法。但我们却不提倡,我们在设立心理疾病重症监护室后,精神分裂症病人也不再封闭治疗了。”昨日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孙学礼教授抛出了自己的与国际接轨的新想法,并称他们现在正在实践。

  走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小余的病房,他正在医生的指导下和临床的病友进行游戏。小余的父亲则在病房外看着安静玩游戏的小余。“偶尔我们还会进去探望小余的,看见他与病友一起快乐地玩耍我就放心了。”小余的父亲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是在半年前突然发病的。为避免小余伤人,他们不得已将小余关在家里。虽然还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不得已之下送到了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医生在对小余进行精神分裂症评估检查后,认为小余只是轻微患者,不具有暴力倾向,于是决定将小余送到大病房内与其他病人一起接受治疗。小余到了病房后,病情好转了很多。

  “我们的心理疾病重症监护室,现在设置有8间病房。主要供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使用,同时也避免了医护人员受伤。”孙学礼教授介绍道,这种科学的治疗区分办法在国外早已开始。这种特殊病房建立后,医生只需要通过监控系统就能查看到患者的情况。患者发作时,病人房间内的床是不能移动的,墙壁都是泡沫构成的,窗户也是封闭的,可以完全避免病人进行自我伤害。另外,根据不同暴力倾向的病人,他们还专门设置了情绪宣泄室,让心理抑郁的患者宣泄情感。在试用成熟后,两年后他们新的心理卫生中心大楼建立后,重症监护室将占一层,设施也是国内最先进的。

  “设立这样的病房,不仅可以保护家属安全和医护人员安全,更重要的就是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友谊。”孙主任告诉记者。

  “洋酒鬼”传经验帮你戒酒

  (记者 张艺)昨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帮助市民提高精神卫生的意识,特别是帮助正在医院治疗的“酒鬼”成功戒酒,戒酒13年的美国“酒鬼”汤姆(化名)专程从北京来到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和患者摆起了戒酒龙门阵。

  汤姆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戒酒俱乐部,向正准备戒酒的“酒鬼”们摆起了自己在美国加州的故事。据汤姆介绍,他是11岁就开始接触酒,开始只是偶尔趁家人不在偷偷地喝。到了17岁的时候,饮酒就成了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并且一喝就醉,醉后就闹事,甚至与别人发生斗殴,多次被警察警告。大约是17岁那年的夏天,他在喝醉酒后,不知道做什么,见路边停着一辆汽车,于是萌生了偷车的想法,就在他将车窗踹开准备将车开走时被警察挡下。在法庭审判后,律师害怕他再次因酒犯罪,建议他参加一个名叫AA(Alcoholics Anonymous,意为匿名戒酒会)的戒酒俱乐部。

  由于该俱乐部里的会员很多都有成功戒酒的经验,每次他想喝酒时,这些会员就会出来找他喝咖啡以及其他果汁饮料,并鼓励他排除“心瘾”,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戒酒成功。后来来到中国后,他也很快成为了AA俱乐部的志愿者,并开始在各地劝导酒鬼戒酒。一名正在戒酒的男子笑着告诉记者:“我都两次来医院戒酒了,这次美国酒鬼都来劝我了,我还能不戒吗?”

  据华西戒酒俱乐部的主治医生李静教授介绍,AA戒酒互助会是1935年在美国成立的,现在已经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这样的组织,华西戒酒俱乐部将成立国际AA西南分部,将帮助西南地区的更多酒依赖者戒酒。

  医生教市民在家里减压力

  (记者 张艺)“每个人都会有神经紧张的时候,每次一觉得紧张就到医院治疗检查不大现实,可以在家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或办法进行松弛。”昨日下午,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开展义诊活动,医生现场辅导,教市民在家进行自我松弛的办法,得到市民的赞许。

  昨日下午,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焦虑抑郁治疗中心,20多名市民在心理医生的指点下,进行着松弛活动。医生引导大家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调节;反复几次后,医生让大家开始意念想象自己的脚、小腿、臀部、腰、胸以及头开始放松。经过大约10分钟时间的指导,20余名市民称感觉良好,像熟睡了一觉。据指导的医生称,其实很多轻微焦虑和紧张,是可以在家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的,但很多市民不知道办法,此次活动就是希望教会大家学会自我调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