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井村希望小学希望不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5:51 山西日报

  左权县大山深处的老井村,因吴天明拍摄的影片《老井》而名噪一时,偏僻的石玉村也因此改名为老井村,这里有一所海尔集团投资20万元援建的学校———老井村海尔希望小学。这所新建成的希望小学今年初才启用,绿树映衬的学校格外漂亮,成为全村人的骄傲,然而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这所希望小学已濒临关闭,冷清的学校让所有看到的人为之心痛。

  4个学生一个班

  9月22日,记者来到左权县老井村,走进这座小学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占地250平方米的学校,共有三间大教室,两个办公室,大院非常宽敞,能容纳150名学生的教室里却听不到孩子们的读书声。迈上台阶走近一看,三间教室有两间改成了展览室,门紧锁着,透过玻璃,记者看到墙上贴着电影《老井》的剧照,地上陈列着一些简陋的农具,走到左边的第一间教室,记者惊奇地发现,一名年轻女教师正在给4名小学生上课,宽敞的教室里非常冷清。

  走进教室,问代课的老师,才知道她叫陈未红,是从老井村山上下来的临时代课老师。目前学校就她一个老师,学生仅有4名,一年级一名、二年级三名,教材仅有一本,师生共用。陈老师告诉记者,除教学外,学生的生活也由她照顾,记者看到教室一角的电饭锅正冒着热气。这时候,陈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正一句句领着孩子们高声朗读课文,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

  希望小学缘何人气不旺

  据了解,今年初,就在老井村海尔希望小学刚建成不久,左权县教育部门要求全县34所中心学校建立寄宿制学校,拟保留20个小学教学点,撤并46所小学,这其中就有老井村海尔希望小学。

  从上半年开始,学生、老师陆续撤了,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转到了15公里以外的寺坪村和拐儿镇的寄宿制小学,很多村民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前途,咬牙借钱送孩子到镇中心小学或县城小学入学,导致镇、县里的寄宿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源源不断的小学生从贫困山村里的小学校园里流失,最后导致村里的学校不得不自行关闭。

  陈老师介绍说,现在剩下的4个孩子,因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没有办法才暂时留在学校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村里让她担任临时代课老师。她说,虽然就4个孩子,她一样要认真备课,尽全力教好孩子们,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能让孩子们失学。她说,每当看到空荡荡的学校里没有孩子们的笑声、读书声,寂静的校园就让她心里发酸。因为她知道,临时代课的时间也不会太久。到年底,这4名学生也要转到邻村的学校里,现在的老井村海尔希望小学已经是人去屋空,名存实亡了。

  在老井村,不少村民表示,愿意让孩子们就近读书,一来在村里上学费用低,二来也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毕竟他们还是小孩子。一位在村头老树下捡花椒的老人见记者打听学校的事,便告诉记者,“老井村海尔希望小学是这里最好的学校,让娃娃们回来吧!”饱受贫困的老井人并没有感受到新学校带来的便利,就成了一座空学校。这样的变化,我想也是那些捐资建校者及老井村人所不愿看到的。

  本报记者王玉宾本报通讯员王俊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