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种语境下的县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6:19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最近一段,我参加了编著本县民间故事集的工作,差不多把众多作者搜集到的流传于当地的民间故事都看了一遍。而恰在此时,朋友送了我一本清朝康熙初年的本县续志,我也粗看了一遍。民间故事是老百姓的口头创作,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作者”大都是些田夫野老,故称作“民间语境”吧。而续志则是那些饱学之士“创作”的,是官修的书,故称为“官方语境”吧。两种“语系”都对县令有不少描述,有意思的是,评价却截然不同。

  “民间语境”下的县令,多是些负面和被嘲弄、奚落的角色。大体分两类,一是贪婪。比如有个《烂盘子》的故事,说有个县令上任那天,当着满堂衙役说,我吃的是皇家俸禄,定要两袖清风。若有人贿赂,我左手接烂掉左手,右手接烂掉右手。一次,有个富商为了一场官司,给他送了三百两银子。他动了心要收下,但又碍于自己的“誓言”,于是生出“妙计”,端来盘子让富商将银放上然后收下。不久,这事被衙役知道了,问他,他说要烂只能烂盘子而不能烂我的手呀。另一类是愚昧。比如《三个糊涂虫》的故事。县令听说民间生有一种糊涂虫,于是令班头三天之内捉3个进衙让老爷看个究竟……故事曲折离奇,最后捉得竟是县令自己,显然是在嘲讽县令的无知和无能。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而“官方语系”下的县令,就很“高大全”了。仅摘录几位如下:“唐:陆噪,吴人,以清干称,有惠政,人为立祠;裴子云,……人服其神明。宋:邵博,阳羡人,……去后民感其德,即名其桥曰邵公,祠名宦。元:李璋,襄陵人,莅政勤敏……三年内百废修举,明:王让,江陵人,辑流徙,课农桑,修废坠,正行化,治民感其惠;张拱,寿州人,性慈仁政尚宽俭,恩绝人心,解任后,民思之不忘;就暂抄这么几位吧。因为人和“事达”太多了,而且个个都完美无缺。

  这是为什么呢?我以为原因有五。一是评价体系不同。官家对县令的评价,重点很可能是“政治标准”第一,即看他是否忠于朝廷,忠于皇上,是便是好官,否便是坏官。其他标准,比如是否廉洁,是否关心民生,大都可以“原谅”乃至忽略不计。而百姓评价的标准,关键是看他给黎民带来了多少好处,是否公正。前者“原谅”和“忽略不计”的,恰恰与后者息息相关。

  二是感受不一样。县令贪些捞些,摆摆官老爷的架子,搜刮些钱财,这种行为对民生的伤害,大老爷往往感受很浅,甚至没有感受。而老百姓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经济特别脆弱的家庭,还可能因此而破产。

  三是与话语权有关。县令治政,是好是坏,小民在他跟前只有下跪、口喊大老爷的份,根本不可能去搞什么“评议”之类。故县令的工作,即使是坏,他仍可能处于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之中。

  四是百姓发泄的需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官与民之间其力量的强弱总是不平衡,在官强民弱的关系中,民的怨气通过正常通道得以疏导,于是以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就成立他们发泄怨气的通道。

  五是“暗箱操作”的结果。一个县令的“政绩鉴定”,写好后,不可能有什么民意组织去把关,更不可能拿到百姓中去讨论。文过饰非就成了常事。

  诸种原因作用的结果,便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县令形象:史书中的很伟大,民间流传的却不咋样。老百姓要用艺术真实的手法,来矫正史书中的偏差。当然,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排除有的县令确实是优秀。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刘吉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