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诺贝尔奖之痛:我们还是要向美国学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9:06 南方新闻网

  社论

  昨天,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得主又是一名美国人。此前一周,美国人已经包揽三大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这些诺贝尔奖不考虑国籍,它本是以人类为无间的集体,来庆祝我们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光荣。但是,在这个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地球上,在我们这个被崛起之梦煎熬的国家里,人们对于获奖者的国籍更

加敏感。而且科学意味着竞争力,经过不太长的路径,它就可以转化为政治经济实力。这一次美国诺奖丰收,可能会有人重新衡量中美之间那难以衡量的差距。

  美国的土壤和空气,为什么更适合科学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能会演变成对美国社会的乌托邦化描述:它的科研机构制度宽松;它的国民价值很尊重科学;它的文化精神崇尚自由、鼓励创造;它资金雄厚,它汇集全世界的顶尖人才……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每一项指标都让人羞愧:我们的科研激励制度是短视的,甚至还包含着大量的造假和腐败;我们社会流行的价值观正在远离荣誉感,不管是科学探险的荣誉还是社会理想的荣誉;我们的文化传统崇尚服从、鼓励循规蹈矩;我们的科研资金捉襟见肘,我们的顶尖人才流向海外(主要是美国)……这样的比较看起来让人绝望,可是想一想,却也并没有哪一项指标是不能改进的。如果我们真的已经认识到了差距,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坦然地承认,美国社会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办法促进科学发展,那么,只要向美国学习就够了。

  向美国学习。

  在诺贝尔奖的荣光照耀美国的这一周,有人为中国叹息,有人为美国鼓掌,有人心情复杂地再一次强调美国的帝国主义霸道。美国社会当然有其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这并不能遮蔽它的进步之处。我们看待他国,就像看待他人,应该着重看其优点。只要是先进的、于我有用的,我们便要拿来。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打破了资社的偏见,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经济的经验,拿来了有用的东西,取得了进步。但是,比之经济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社会动因,蕴藏在社会秩序和社会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当然应以更大的决心改变自我,以更大的勇气突破成见,才能把核心优势学到自己手中。

  其实,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一点都不夸张,它只是以一年一次的频率,强迫我们认识到自己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准确位置。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骄傲,但是发展阶段仍然让人焦虑。如果我们带着速度的骄傲去轻视他人的经验,如果我们以特殊国情为借口去否定他人的经验,如果我们放弃向他人学习,那么这只会让我们走更多的弯路,付出更大代价。如果我们学习了二十几年就羞于再师他人,那么我们就必须反省这虚妄的自大,这自大中隐含着让人悲哀的自卑和懦弱。

  欢迎回应:shelun@188.com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