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内商行放贷额度将大幅减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9:42 南方日报

  年内商行放贷额度将大幅减少

  继续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第四季度刚刚开始。我国未来几个月的宏观经济走势,正在官方的政策导向下显露新的端倪。

  9月3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第三季度例会。此次会议不仅作出了“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的关键性论断,还明确提出,下一阶段将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此议题中,一个清晰的指向是“继续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

  相比于其此前二季度例会上作出的“要抑制投资高位增长势头”、“要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等严厉措辞而言,央行此番语气明显平和得多。

  不难发现,央行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定调”,正引发各方对未来宏观调控措施的猜测。

  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小

  北京金融学界的多位专家近日就此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方面,今后几个月内,央行出台更严厉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将主要是继续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而基于此种考量,还不能完全排除再次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在天治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史向明看来,在经济阶段性回落趋势有望延续的情况下,接下来几个月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前一阶段的调控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目前还难以判断紧缩效应是否会持续显现,还要视三季度的数据而定。”鉴于此,专家认为,央行为了从根本上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减缓信贷和投资的增速,将可能会延续前一阶段的紧缩政策。

  与之相关的是,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在日前发布的《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一文中指出,虽然目前价格涨势总体趋缓,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虽然整体面上的调控已初见成效,但央行对依然过剩的流动性还是心存担忧,他们通过紧缩之手继续控制流动性的意图依然明显。因而市场层面不宜过早冀望央行放松政策。”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较大

  “9月份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90,在过去短短3周内升值了0.73%,这个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天治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余明元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空间的追逐将一直营造我国宽裕的货币环境。

  “总体来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有所控制,但与年初制定的货币信贷目标相比,仍然明显偏快,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较大。”华泰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刘晓昶分析,今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不断加快,8月份以来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货币供应开始呈现现金投放加快但货币扩张倍数下降的格局。

  专家告诉记者,从近期数据看,虽然在存款增速不断减缓的同时,贷款增速也开始出现止升趋势,但是种种相关信息还是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资金富余、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将继续存在,信贷控制仍是央行重要的调控目标。

  预计下阶段银行贷款投放将放缓

  今年前8个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4万亿元,提前4个月用完央行年初确定的2.5万亿元的计划目标,因此下半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余地已经很小。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一种说话是,预测央行全年最终放贷目标将锁定在3万亿元左右。若依此计算,虽然还有4600亿元的放贷指标,但与前八个月每月3000多亿元的新增贷款额比较,未来几个月商业银行每月的放贷额度仍将大幅减少。

  “客观地说,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虽然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也是收效甚微。”刘晓昶认为,在全球资金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储备持续增多,从而使得央行被迫增发基础货币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结束。

  他进而预期,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将更加趋紧。“但我们预计,不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收紧程度可能会略有差异。譬如,对于上半年信贷投放偏快的商业银行,今后的信贷投放监管可能会更加严格;而对于上半年信贷投放较慢的商业银行,今后的信贷监管或将稍为放松。”

  值得提及的是,另有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在今后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还存在不小的阻力。一是,由于国际收支盈余压力还将继续存在甚至加大,那么它势必会反映到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外汇占款的增加和基础货币增长的压力加大。二是,由于银行上市后贷款冲动增加,以及支付体系效率提高而带来的货币乘数不断上升,即使央行能将基础货币供应控制在10%左右,广义货币的增长也可能会明显高于目标。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