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共同网”:客观报道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10:30 人民网

  2006年9月7日晚,日本“共同网”发布了一条消息,《日本51家报社将建立门户网站拟于年内开通》,立刻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记者随即在china-webstaff@kyodonews.jp信箱留了一封信,询问详细情况,次日请共同社驻中国总局局长渡边阳介先生通过电话与“共同网”负责人沟通,当日记者就与在东京的日本共同社国际局中文新闻报道室总编辑河野彻取得了联系,河野先生欣然接受采访,以下是本刊记者与他的全部邮件采访内容。

  群雄合力打造新闻门户网站

  《网络传播》:据“共同网”报道,日本51家报社将联合建立门户网站,中国读者对此很感兴趣,请河野先生详细地介绍一下。

  河野彻:由日本全国51家报社参与,满载国内外新闻、各地美食及旅游情信息的新门户网站计划于今年年内开通。网站运营公司“全国新闻网”7日在东京举行了发起人会议。新公司于9月内宣告成立。

  该网站除提供全国及地方的文字新闻外,还将推出大量视频动画和照片。公众从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和美食,还能够浏览地方报社的独家信息,网站因而具有“新闻综合网站”的功能。

  成立这一网站的目的在于联合全国的报社,以期在雅虎和Google等IT企业占绝对优势的互联网世界中重建报社作为新闻提供者的功能,确保广告收入。

  网站除了提供新闻及其他信息之外,各报社的主页将作为“地方门户网站”互相链接,大幅增加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地方报社希望借此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提高本报社主页的访问量。

  新公司由地方报社等47家公司出资成立,资本金为7050万日元。除了这47家公司外,另有4家地方报社以提供内容等方式加入。国外以及全国性的新闻消息将由共同社提供。

  《网络传播》:这个倡议是“共同网”发起的吗?

  河野彻:应该说是共同社发起的。共同社是由日本全国各地的报纸和媒体出资经营的“社团法人”,因为共同社的日语网站免费公开大量的新闻,引起地方报社和媒体的极大不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地方报纸的读者将减少,共同社本身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于是,共同社与这些地方报社协商,决定成立刊登新闻的门户网站。该网站准备今年年底开始服务。估计今后共同社的日语网站公开信息量将会大幅度减少。

  来自“免费大餐”的烦恼

  《网络传播》:日本人一向喜欢读报纸,网络媒体对报业的冲击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要小一些,日本的新闻网站是如何运作的?

  河野彻: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世界性的,日本也不例外。当然,日本的传统传媒也在这个打击下感到苦恼、迷茫。日本的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免费网页,但网页上登载的信息只是一个大数据库中的很小一部分。

  YAHOO等日本门户网站也有新闻栏目,可以便捷地看到各个媒体的报道,但这个栏目的内容几乎都是从各个传统媒体购入的。他们和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没有自己的记者,一个则拥有高素质的记者队伍。YAHOO的主要财源是广告和拍卖手续费,我认为他们的新闻服务是吸引读者的一种“诱饵”而已。

  日本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新闻网站,叫做“OHMYNEWS”。它是从韩国传来,主要新闻来源是依靠群众。专业编辑把群众发过来的投稿适当地编辑后上传到网站,因为透露内幕的独家新闻多,在韩国国内很受欢迎,发展迅速。但是,稿子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专业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想在日本国内开这种性质的网站今后怎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关注。

  《网络传播》:在目前网民习惯于“免费大餐”的情况下,你对媒体的生存状况是如何考虑的?

  河野彻:如果大家都不看报纸,只喜欢“免费大餐”的网络,传统媒体将很难维持,记者队伍也将消失。其最终结果就是客观上大众失去了知道信息的权利,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等于整个社会出现倒退。媒体在是一个营利组织的同时,也是社会传播信息、舆论监督的工具,有让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知道信息的责任,这是民主社会的一个特征。

  “共同网”从第三者的角度看日本

  《网络传播》:下面请介绍一下“共同网”的情况。当时建立这个中文网站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量?

  河野彻:在日本传统媒体中“共同网”是第一个,而且是惟一的综合性中文新闻网站。共同社作为立足于亚洲的国际通讯社在6年前,也就是在2000年年底就下决心成立中文新闻网站。但是,网站经营需要很多费用,再者日本的新闻单位没有举办中文网站的经验,当时共同社工作人员里面由于没有中国员工,所以出现了怎样保证中文稿子的供应,发什么内容的稿子等一大堆问题。我当时担任上海分社分社长,有一天接到了东京来的电话,领导要求让我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当时,中国国内已经有很多网站,除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以外,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转载各种新闻,气氛异常热烈,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当即表示:我们应该做,而且这个网站一定要起到促进两国相互了解的作用。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可以播下种子,在百花之中再增加一朵。我提出的编辑方针是:网站内容要客观公正,不是为了单方面代表日本的立场,而是从第三者的角度以日本新闻为中心进行客观报道。我认为日中友好非常重要,友好的基础是互相了解,了解对方需要客观的报道。当时有人说发政治新闻是否太敏感,我回答说,适当的报道是必要的,再者中国的读者更需要客观公正的报道。当然保证客观公正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通过民主讨论来决定。

  《网络传播》:这几年中日关系有些摩擦,“共同网”在报道时秉持的是什么样的原则?

  河野彻:作为一家日本媒体用中文开展业务,在敏感的政治问题等方面有很多难以想像的困难。共同社作为独立于日本政府的民间新闻机构,始终坚持着客观报道的方针,所以在“共同网”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小泉参拜靖国真的是“憎其罪”吗?》等批评日本当局的报道。甚至有中文媒体给共同社下定义为日本的“亲中”媒体。其实,我们并没有考虑过是否“亲中”,只是坚持了客观报道的原则,也许是这点,得到了用户、读者的肯定。

  对领土所有权等尚存有争议的报道,我们一般去掉单方面的分析,只报道新闻事件的事实。但为此也有读者给我们提意见,说共同社应该更加鲜明地表示出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作为一家外国媒体开展中文业务,客观报道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在内容定位上重心放在中日关系

  《网络传播》:那么你们是如何解决中文稿的稿源问题的?

  河野彻:关于中文稿子的供应问题,我提出开头几年以共同社的日语稿翻译成中文为中心,东京编辑,上海翻译的方案,而且应该聘用中国员工参与网站工作。但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当时没能雇用正式员工,只好靠打工坚持下去。在此应该提到并感谢我的夫人,她是中国人,在开头两年的创办时期及正式采用中国员工前,她为网站无私地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回国后,共同社国际局成立了中文新闻报道室,我担任总编,正式雇用了中国籍编辑,他们在编辑的同时也进行采访,这样我们除了翻译日文稿子以外,还可以直接采访报道。目前数量不多,我们还须更加努力。

  《网络传播》:“共同网”在采集有关中国的新闻信息时主要依据哪些来源?

  河野彻:有关中国的报道,新闻的主要来源是共同社驻华记者用日语和英语写的稿子。但是“共同网”有关中国内容的新闻并不是很多。因为作为一家外国媒体,不可能比中国媒体本身更能了解自己,而且“共同网”是以汉语圈的读者为对象,报道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但“共同网”把日中关系作为一个重点。尤其最近日中的政治关系出现冷却,靖国神社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领土问题、教科书问题、慰安妇·劳工等历史遗留问题、日本政治家的发言等相关报道都受到相当的关注。

  《网络传播》:“共同网”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亚洲事务的?

  河野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据实以报。作为亚洲的通讯社,“共同网”在亚洲报道方面占有了相当的份量。每当日本发生重大事件或日中关系、日韩关系出现紧张时,共同网的点击率都会高出平常的一倍甚至两倍。可以说,在读者中形成了想看与日本相关的新闻就找“共同网”的习惯。

  一些中文读者关心的话题,比如东海油气田开发、俄罗斯的石油管线、日本“入常”、众院大选等日本政治、日本自卫队动向、日本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问题、竹岛问题、在日美军基地、二战劳工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朝鲜半岛等报道中,“共同网”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有很多都是共同社的独家新闻。

  尤其是日中关系出现僵化的现在,相关报告更是备受关注。比如,“共同网”的《日本“知华派”渐失影响力政治上苦无发言权》的一篇分析报道,在中国引起强烈轰动,不仅有数不清的中文媒体进行引用、转载,在从事日中关系研究的学者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土化建设是“共同网”发展的当务之急

  《网络传播》:“共同网”的主要目标读者群在哪里?

  河野彻:因为我们目前人员有限,发稿数量不多,而且在中国国内市场还未开拓,客户目前只限于日本国内及美国等华人媒体,但是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提高质量扩大业务。

  《网络传播》:通过几年的运行,你认为与其他的媒体相比你们的主要优势在哪里?

  河野彻:快速报道是通讯社的一大特征。中国媒体派驻日本的记者往往都是通过每天一次或两次发行的日本报纸获得信息,再进行编译发往中国。而“共同网”是把共同社随时发布的日语报道即时进行编译,所以经常要比其他的信息源快半天或者一天。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二战劳工刘连仁案的宣判、日本驻华大使人事变动等中文读者所关心的报道,都是“共同网”进行了中文“第一报”。通过“共同网”中文媒体可以与世界媒体同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无疑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的一件“利器”。

  《网络传播》:日本政府对媒体没有财政补贴,“共同网”在生存方面有危机感吗?

  河野彻:共同社是一家类似于协会性质的新闻机构,不隶属于日本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能保持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作为民间机构,共同社也需要维持运营。发展中文业务,我们虽然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如果不能维持基本的运营,就很难得到向共同社支付会费的日本各新闻媒体的认可。“共同网”在亚洲报道,特别是日本国内信息、日中关系报道方面拥有很强的优势,我们发现非法转载共同网消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觉得共同网的消息还是很有市场。虽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有效开拓客户,但我们相信今后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

  《网络传播》: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河野彻:加强面向中国读者的报道。至今,“共同网”的大部分报道都是从日语原稿翻译成中文的。但日本记者用日语为日本读者写的报道,在问题的认识,报道的角度等方面,不一定满足中国读者的要求。所以,我们已经开始让中国同事用中文为中国读者写报道,其中有影响的报道,我们还打算翻译成日语、英语,进行“返销”。虽然此类报道还不多,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以后要加大力度。

  链接:共同社是日本最大的国际性通讯社,拥有近2000名工作人员,其中200多名海外常驻记者时时刻刻报道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新闻。而共同社的中文网站“共同网”创建于2001年2月,在日本主要媒体中开创了中文信息服务的先河。

  在创办之初,“共同网”每天只有100多字的十几条即时新闻。经过多年的试验性操作和经验积累,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共同网”在原来只有英文业务的国际局设立了中文新闻报道室,并录用了中国籍的工作人员,于去年春季加强了中文业务。

  现阶段,“共同网”每天从共同社1000多条的新闻稿件中选出40条左右中文圈读者感兴趣的新闻进行翻译报道,此外还在逐步增加独自采访的新闻。

  现在的“共同网”分为面向个人读者的免费区和面向媒体、企业的收费区。免费区主要是一些公益性较强的新闻,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收费区则主要针对企业和媒体。免费区的内容大概约为收费区的20-30%左右。很多新闻在免费区只能看到第一段或第二段,这样可以满足个人读者的一般需要,但媒体要知道更详细的报道就需进入收费区。

  据“共同网”不完全统计,“共同网”每天40篇左右的报道中,都会有7、8条被中文媒体采用,转载次数每天都在200-300次左右,内容则主要以亚洲、日本、日中关系等的报道为主。

潘天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