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点水:主流经济学家不是主流歌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07:35  扬子晚报

  作者:三点水

  眼下,经济学家频繁出现在各种论坛,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了10倍(5月13日《新文化报》)。

  学术上的事情不是很在行,怕万一说错了贻笑大方。但是,既然打着“经济学家”的旗号,而且里外都强调自己的观点是“主流”的,并因此而兑现了商业价值,当然就有必要接受社会责任的考量。所以我们想问一问:主流经济学家们都在做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随意在搜索引擎“新闻”栏查询了一下几个很主流的经济学家的行踪,大抵是前天在福建“指路”,昨天在湖北“论剑”,今天在沈阳“座谈”……舟车劳顿,档期满满。这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会有一方安静的书桌来做学问。我一度怀疑:经济学是不是这样一门学问——只要先批量引进一些理论模型,然后树立起“主流”形象,就可以扮演空中飞人,以不变应万变?

  事实恐怕未必如此:一方面,似乎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们从没有如此多的秀场,也无意于走穴赶场;另一方面,在面对“美联储购买国债救市”等现实问题上,我国各色主流经济学家似乎没时间去预言,更谈不上提出什么应对之策。

  有人说,“主流经济学家”也是人,人家也得穿衣吃饭,凭嘴皮子挣钱也是功夫。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主流经济学家”毕竟不等于“主流歌手”,公众之所以对他们保持应然的警惕,出于两个原因。

  首先,“主流经济学家”掌握社会话语权,如果对市场主体因私发表利益倾向性言论,后果很严重——我们应该还记得若干年前,沈阳黑帮大头目刘涌通过大律师出钱在钓鱼台宾馆请了一帮中国著名法学家,于是14名法学专家联名出具了一份诡异的《沈阳刘涌涉黑案专家论证意见书》,经济领域内此般“专家乱象”还少吗?

  其次,最值得警惕的是,眼下“主流经济学家”的粉丝不仅有一般市场主体,还有地方政府。即便这些专家屁股坐得很公正,万一论述有误,保不准就会影响公共决策,进而戕害公共利益。拿了10倍报酬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会担负起10倍价格的公共责任吗?

  “主流经济学家们挣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远没有“他们在做什么”更重要。他们既然挂上了这样的头衔,就应当对社会负责。至于学格等道德领域的事情,要求太高,暂且不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经济学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