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庆安:从唐山到汶川从非典到流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07:38  新京报

  作者:周庆安 

  2009年5月的这一周,和我们这个国家的两部分历史发生了交集。一部分历史是一年前,同一时间发生在四川汶川地区的地震;另一部分是六年之前的春天,我们所经历的非典。

  这一周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又让我们回想起了非典肆虐的时候。我们总是把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相提并论,也总是把甲型流感和非典相提并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从客观上说,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痛苦总是相似的;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总是在进步的。

  与当年的唐山大地震相比,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抢险救灾更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而在2003年非典的教训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在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面前,也能够较早地启动应急预案。这些都是进步的标志。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进步力量总是来源于我们所经历的苦难,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步伐或许会充满偶然性。

  中国的历史不乏对苦难的赞美。因为在历史的大多数时候,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危机和苦难往往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显著的机会。因此才有孟子的说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危机和苦难往往既是锻炼国人意志的课程,又是团结国人的机会。

  但是苦难同时也是一种残酷的选择,并不总是导致伟大。我们宁愿希望一个没有汶川地震的平淡的2008年,宁愿希望一个没有非典和流感的寂寞的春天。这些希望不可能回到历史中再度实现。既然现实如此,那么现代化的另一个意思,是推动社会成为防灾减灾的共同体。因为苦难对于社会的要求,其实要远高于个人。灾难的教训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转变为制度性的进步,那么每一次灾难除了创造英雄,就只能带来悲伤。

  这就是为什么在危机面前,我们更应该要求一个进步的制度,而不仅仅是要求一个进步的英雄。

  从汶川地震来看,每个灾区的民众都是坚强的,但是如果能通过汶川救灾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救灾体系,不但能够减少死亡,他们坚强的代价或许会小很多。而非典的教训更为明显地提示我们,在流感携带者出现之后,疫情的信息公开是防控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信息公开之后,我们才有理由要求每个人都按照这种信息来保护自己,帮助别人。

  简单地说,制度就是社会的共识落实于文本之上。而制定这些制度的过程,需要为政者有心,才能为人们的共识起草制度的文本。比如胡锦涛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讲话中说的,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这些都是人们的共识。而有的时候,人们也会自己寻找共识。那些在汶川从事心理救助长达一年的志愿者,没有制度,只有自发的共识。

  制度不是创造汶川英雄,而是寻找人们最需要的共识。当然,汶川地震和流感疫情的蔓延,是危机时候的最高也是最快的共识。但推而广之,其实我们更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经历中,找到对制度革新的需求。汶川一周年,非典六年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思考这些。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流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