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晓亮:神木免费医疗困局岂因民众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07:24  扬子晚报

  作者:李晓亮

  陕西省神木县今年3月1日起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定点医院病床因此而爆满。对此,一位当地政府官员说:“政策的推行没有顾及到公众的素质,目前当务之急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公民道德风险才是关键。”    (5月17日《华商报》)

  拿道德素质当政策受阻的替罪羊,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所以我们不应急着下这个结论。大家都还记得,不久前,重庆低保户还因社区领导一句“可报销部分医疗费”而“高兴死了”的悲剧。久未吃荤的人,会一口气吃掉四个鸡腿,不管自己能否消化;而“全民免费医疗”也像饥荒时,给饥民一筐白面馒头一样。这种诱惑是没法想象的。这样的语境下,幸福资源相对稀缺,也别具杀伤力。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而不能归咎于所谓的道德素质。

  再者,免费医疗政策,不就是为看不起病的人提供免费治疗吗?为何当病床爆满、政府财力不济时,又说公众道德堪忧呢?是否以民众需求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考量服务型政府的标尺。当服务效果不好时,政府第一反应显然该是反躬自省,检查服务方法是否存在值得改进完善之处,而不应是指责被服务者道德素养。

  没有哪个健康人,喜欢呆在病床上装病,赖在医院不走。从理想的角度和政府的本质上讲,“病有所医”是其当仁不让之责。所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阴云之下,面对在家隐忍多年现在才涌入医院求诊的患者,政府应由衷感到羞惭,这只是弥补历史欠账而已;而绝对不该洋洋自得地盘踞道德高地,居高临下指斥患者。

  请问神木县当初推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切实让民众受惠,还是只追求一个“全国第一”名号的轰动效应?若是前者,那在新政策出台前可有做过缜密而科学的市场调研?有没有广泛倾听相关专家意见和民众诉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免费医疗是否可考虑渐进式推进,而非放卫星般的“大跃进”?一上来就给一个惊艳的承诺。施行后却感到财力压力,难以为继。虽说政策不是儿戏,朝令夕改也不是不行,但千万要慎重。政策若成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这种给人希望后再让人失望的政策,不仅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种戕害,如若再导致部分患者因治疗计划变故而耽误了康复,那就是一种罪过了。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免费医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