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洪波:公权力怎能渐成门阀私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23  新闻晨报

  作者:刘洪波

  安徽阜阳农行支行行长李群借款亿元无力偿还,现已投案自首,“上百名群众”在要求“农行还我血汗钱”。

  依据现有的新闻报道,这些“群众”要求农行还钱,似乎不太说得过去。他们与李群个人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一个人借了钱,没有偿还能力,谁能怎么样?当然,一个人如此大举借款,是个人挥霍,弥补黑洞,还是从事非法金融业务,原因应当深挖,损失也应当尽量挽回,但不管怎样,法律关系上讲这些“群众”与农行没有直接关系。

  这些“群众”为什么要借钱给李群,或者说李群为什么个人就能借到上亿的钱?这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社会问题。固然李群说她借钱是要帮中小企业,固然李群也利用了职务给人承兑汇票,然而她以私人身份向人借款非常顺利,她与他们约定了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还是因为那些人相信乃至确信将会本息全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确信?李群是个行长,她利用的是行长这个职务的社会影响力。她还有很多关系。借款给李群760万元的徐杨与她做了十几年朋友,知道李群的丈夫是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局长,姐夫是旅游局局长,父亲以前是阜阳下面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哥哥是检察院批捕科科长,所以对李群“深信不疑”。

  因为李群家有一堆官职,借款人就相信能本息全收,这难道要怪借钱的人糊涂,不明白当官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难道权力的现实表现不是无所不能,仿佛无法无天?如果权力真的只是搞服务,又何苦让有的家族都去当“服务员”呢?

  我不知道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有多少类似的权门。只看李群家满门官宦,构成了一个权力网络,我就感到像这样的权门势力令人震恐。它不是来自于人民直接授权,而是来自于“提拔任用”。如此势焰,不要说用于做坏事,就算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会让人为这满门公权在握的景况感到恐怖。

  李群借款亿元,借的都是什么人?借款的人有多少是升斗小民,有多少是权门富人,又有多少是商圈富贵?谁的钱都不应该被人借了不还,没有证据也不能说谁的钱来路有问题,然而看看财富谁拥有,也是有价值的吧。

  借钱给李群760万元的徐杨,身份未明。安徽阜阳医药集团的孙志刚和妹妹孙永红先后共借给李群2300万元,阜阳医药集团是个什么企业,国有、私有?阜阳市颖泉区(就是那个出了“白宫书记”的地方)广电局工会主席张国琴,手里有李群本息合计4000万元的欠条,她的丈夫是颖泉区劳动局负责招商引资的副局长。三个头绪,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

  阜阳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吗?一般人的生活景况怎样?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案件?法律上怎么定性,我无以言之。然而,从社会意义上来说,这大概是一个公权力用于操作私人利益的事件。我们看到了权力门阀,也看到谁拥有巨量的财富,以及权力积聚的财富怎样通过权力继续发展。这样的借款起码自2002年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在正常进行,银行行长这个公职则为一些“闲钱”找到了稳妥的投资出路,这个门道并不显山露水。

  现在的问题不过是原因尚不明确的“资金链断裂”而已。可能,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场权阀们玩露了头的把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中这个生万物的东西,就是权力。权力既缺乏制度约束,也没有道德约束;民众对权力无所置喙,权力面对民众有文武护法,于是提提拔拔间,公权力渐归了阀阅之家。(作者为杂文家)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权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