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诗成
我们依稀可以听见,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卫生部专家的脸上。国家安监总局近日发布“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针对上周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的情况,要加大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吸取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泄漏事故教训。(5月19日《中国证券报》)而就在几天前,我们听到的是另一种说法。针对吉林化纤集团职工陆续出现身体不适,161人先后入院治疗的状况,调查此事的卫生部医学专家组做出最终结论:可排除化学物质的毒性所致因素,主要与心因性因素(俗称“心病”)有关。(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胜于雄辩,安监总局的“建议”“不慎”让卫生部专家的镜头穿了帮。如果说老百姓质疑“心因性”只能凭常识与推测,那安监总局的此番表述显然更有质疑力度;如果说我们此前质疑专家得出“心因性因素”结论是检查方法错误,那么现在更有理由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
或许,我们的专家比那些车间工人们更需要“心病”治疗。而他们的“心因性疾病”便是常常背离起码的常识,下一些离谱的判断。按理说,我们这个社会应该信奉一些专业精神和权威,但专家偏偏不争气,在权、钱面前一次次沦为附庸,使得大家宁可顽固地相信自己的判断甚至猜测,也不愿相信所谓的权威说法。更遗憾的是,事实一再证明,公众的朴素猜测往往比专家的权威说法更能代表“真理”。然而,专家嘴大,公众嘴小,基于“心因性疾病”的诊断,卫生部专家开始煞有介事地加强心理疏导,放松药物治疗,这又是怎样一种可怕:他们明知发生了什么,却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当回事,为了“圆”自己的谎,不惜以民众健康为代价。其职业操守何在?
希望那些口口声声称工人有“心因性”疾病的专家们,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因性疾病”——是权,是钱,还是自以为高明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错误心理?偶然一现的“权威掐架”,没有理由不给老百姓一个“下文”交代,全国人民看着你们,难道还想继续搞什么“欺实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