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宇宽
假如在一个募捐渠道充分开放的社会,每一家公募组织都会面对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对象就是公众的信任。当5·12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民间捐赠已动辄以百亿规模计的时候,如果还继续“低调”下去,则可能在管理制度上蕴含着巨大的败德风险。
中国红基会志愿者马书军被指卷走善款30万元一案,红基会一直能够直面问题,尤其是能大方地接受媒体的监督,并主动向社会公布处理进展和教训总结,这个姿态无疑是明智且值得尊敬的。甚至让笔者认为,这次捐款潜逃的项目事故,虽然令人遗憾,却又让人感到可以说在最需要的时机,为中国公募基金会的管理敲响了警钟。
去年5·12汶川地震以来,在国民的爱心被最大限度激发的同时,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民间爱心捐献的渠道较为有限,只有包括红基会在内的屈指可数的几家以慈善、救灾为宗旨,并具有“公募权”的基金会。换句话说,要献爱心,可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除了捐给政府,就是捐给那么几家看起来差别不大的基金会。这种“公捐权”的相对垄断在笔者看来,是以往公募基金会不注重自身透明度的主要原因。假如在一个募捐渠道充分开放的社会,每一家公募组织都会面对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对象就是公众的信任。谁的透明度越高,在民众中的信任度也就越高。
而在当前,有限的几家公募基金会构成了对民众捐献的相对垄断,向公众募捐,而其内部运作透明度却相对较低,甚至连每年多少钱进去,做了多少事情,都说不清楚,并且也没有压力和动力向公众交代清楚,同时,笔者还听到过一些负责人,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美其名曰“不爱宣传”、“埋头做事”、“低调”。
以往当中国的民间慈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这种依靠基金会内部人自觉的“低调”问题还不是太严重,而当5·12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民间捐赠已动辄以百亿规模计的时候,如果还继续“低调”下去,则可能在管理制度上蕴含着巨大的败德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书军案及时敲响了中国公募基金会管理体制的警钟。
相信这几天红基会一定召开了多次总结教训寻求改进的会议。据6月3日《新京报》报道,红基会将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红基会负责人介绍“监督委员会将由政府部门、监察、审计、法律、媒体、捐款人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等各界人士组成,设立专门的监察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公开招聘热心公益事业、身体健康、有能力、有经验、有精力和时间的退休干部,担任义工性质的监察巡视员”。
希望这个构想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下监督基层的志愿者,那就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是为了拓宽基金会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增加整个基金会运作的透明度,为迎接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奠定管理体制的基础。
笔者更愿意看到,红基会的改革,能够带动整个中国公募基金会业界的反思,因为传统的“低调”文化和管理漏洞,并不是红基会一家身上的问题。
□郭宇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