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智新:盖特纳要做的远不止是推销国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2日09:22   上海商报

  作者:张智新

  提要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仅短期内而且中长期内也不会改变。盖特纳要让中国这位大债主放心地继续购买其国债,就应展现出美国这个大债务人充足的还债诚意和能力。

  5月31日,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抵达北京,开始其上任后的首次访华行程。盖特纳的访华处子秀因其背景的特殊性、议题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中美两国媒体在行前就争先恐后地报道,似乎都在主动为此行预热、造势。

  盖特纳行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公开阐述其此行有四大议题: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金融监管架构和能源问题。中国外交部在宣布盖特纳访华消息时,则将其此行的议题界定为: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形势以及两国加强在应对金融危机、推进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准备工作等领域的合作。不过,包括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不少西方媒体都推测,推销美国国债才是盖特纳到北京的最主要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任务。

  相信盖特纳本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说法,因为他此行身份不仅是财政部长,更是奥巴马总统的特别代表,因此他要做的,远不止是推销美国国债。

  作为奥巴马财经团队的头牌人物,盖特纳首先应该和中国领导人深入探讨如何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问题。中国人固然向来关注美国经济的所有风吹草动,深知其摆脱困境、实现复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意义至关重要,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政要们同样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国经济的复苏绝非美国一己之力所能实现,中国这个全球经济的新兴引擎能否强劲运转,对美国经济也意义重大。因此,盖特纳此行不仅要认真倾听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情况和具体效果,也要认真阐释奥巴马当局在遏制美国经济恶化和刺激其及早复苏方面的所作所为。

  一句话,盖特纳要在和他的中国同行们深入坦诚的沟通中,通过彼此在经济纾困方面的所作所为来形成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整体认知和判断,更要由此获得信心和底气,一如他应该用负责任的言行给中国以信心和底气一样。

  盖特纳更应向中国展示对债权人全面、持续负责任的决心和信心。盖特纳要向中国同行们保证,美国不会为了弥补财政资金不足而“开闸放水式”地开动印钞机,也不会让新的反避税法律误伤美国对华投资者,前者是“以邻为壑”的背信弃义行为,后者则是“割肉连皮”的误伤无辜行为,最终也会让美国自身利益受损。盖特纳更应有说服力地向中国阐明,美国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来保证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仅短期内而且中长期内也不会改变。

  总之,盖特纳要让中国这位大债主放心地继续购买其国债,就应展现出美国这个大债务人充足的还债诚意和能力。一如一位美国财政部官员在盖特纳行前所言,美国要向中国领导人保证其致力于长期的财政自律。

  尽管其前任保尔森在任上对中美关系贡献颇丰,但盖特纳还是应完全抛弃其训诫、抱怨加施压的对话口吻,而应向其白宫同事希拉里·克林顿学习,更多地用聆听、解释和感谢来同他的中国同行们沟通交流。这不是示弱,也不会丧失国格,更不是单纯为了中国人的“面子”,而是因为中国同行们对保尔森的那种声调早已厌倦,也早就有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应对策略,于事无补的套路何必再用?

  惟其如此,盖特纳才可能像其“中国通”前任一样,和他的中国谈判对手们建立起信赖融洽的私人关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提升为“战略与经济对话”,未来无论是盖特纳抑或是希拉里主导这一全球最重要双边对话机制,盖特纳在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毋庸置疑,关系到整个对话的成效。(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盖特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