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短房
据报道,美国最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将于当地时间6月1日上午,依照美国《破产法》,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在许多人看来,这意味着继克莱斯勒之后,美国三大车企的第二家、也是最大的一家,终于走向穷途末路,或者简单地说,通用“死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简单。
通用是三大车企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欧宝、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品牌的海外收益早已超过本土,产能也多在美国境外;萨博更是外来户,即使悍马、土星这类原本地道的本土品牌,也在努力尝试海外谋生。这些品牌及其海外生产、研发能力,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价值,这种吸引力和价值,是美国、加拿大两国政府不惜冒风险、直接动用巨资接盘的最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6月1日的“大限”确定以来,对欧宝、萨博等品牌感兴趣的询价者纷至沓来,被认为唯一可拯救通用公司的“债转股”方案也并非无人问津,只是债权人方面的要价(豁免全部债务,换取通用股权的58%),与通用方面所能给予的还价(用10%的股权换取全部债务豁免)之间相差悬殊,尽管最后关头通用作出让步(对方签约后可再出资购买10%股权),但终究难达成一致。
奥巴马总统在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前夕曾公开表态称,政府“不想办汽车厂,也不想开银行”。美国联邦政府之所以愿意在破产之际向通用注资,便是看准了通用的“虽死犹生”:品牌和市场的基础尚在,潜在的接盘手也不乏,只要后续措施得当,即使不能令通用起死回生,盘活部分资产、延续部分品牌,却未必很难做到。此刻的投入应能较快因资产重组而收回,而这些资金即使不能救通用,至少可以给美国制造业和产业工人以喘息之机。
然而破产也好,资产重组也罢,却均难消除通用的痼疾:庞大而低效的营销网络,落后的设计理念,因劳工工资成本远高于日本竞争对手而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美国汽车工人联盟(UAW)等工会势力庞大致劳资谈判屡屡以资方失败告终,等等。随着破产保护程序启动,无能、贪婪的公司管理层势必被连锅端,但政府的迟钝、UAW的顽固与贪婪同样是导致通用悲剧的重要因素。破产保护中的通用,不但政府会成为大股东,UAW也会占据相当股权(美、加政府和UAW据信共可获得股权的89%)。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通用“死去”的最根本原因并非金融危机,而是竞争力丧失,金融危机不过加速了其死亡而已。而从目前披露的任何改造方案中,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政府、工会角色的强化,而这些注定只能导致通用生产成本的继续高企,通用产品竞争力的继续下降。通用即使能“借尸还魂”,恐也只能是虽生犹死。
通用是美国三大车企中唯一将总部设在底特律市区的,通用的命运不仅关乎其在北美的13家工厂、6200个独立经销商和数十万员工的未来,更关乎美国制造业的兴衰和奥巴马新干预政策的成败。通用“国有化”之后的命运,不仅将决定这家“百年老店”及其品牌究竟将虽生犹死,还是虽死犹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奥巴马新政的命运——是死中求活,还是生不如死。
(作者系旅加学者)